玉环市“三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4-11-26 点击数:

近日,为期三天的玉环市“三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落下帷幕,这次活动是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主题为“三新”背景下思政课课堂教学转型。来自全市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74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新样态的课堂教学和命题讲座

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和命题的指南。如何在新课标下实施课堂教学?中考命题的特点是什么?教学和命题如何指向核心素养?三位专家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课程部主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荆老师作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讲座。李老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新教材要怎么用”“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如何进行”“教学评何以一致”,展开分析。

宁波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郑乐安老师作了《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新样态》讲座。她结合具体的课例,分析了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方式。

临安区教育研训中心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定均老师作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表现性试题命制的思考和应对》讲座。他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题的特点和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在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的体现。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点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如果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不回归落实到课堂,就成为一纸空文。三天的培训有两个半天是课堂教学研究和评课。实验高级中学朱琬璐老师和城关第一初级中学姚琪老师从高中和初中两个学段的不同视角共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以人民为中心”主题,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朱琬璐老师带领高一学生探索余村蝶变的故事,整节课落实重点知识、融入探究情境、深度感知理念,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分享感悟。

姚琪老师从上栈头村的发展带初二学生走进“读本”,让学生认识了一个传奇的村庄、一个为人民付出的党支部书记,感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精彩的课堂结束,两位执教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们的课堂设计思路。随后,参训老师进行评课心得的交流与分享。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在情境下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探究体验。楚门第一初级中学张笑老师和城北学校陈佳仪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

楚门第一初级中学张笑老师开设初一《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一课。她以平民劳模孔胜东的故事展开,使学生理解孔师傅“小我”融入“大我”的奉献精神;体会孔师傅的坚守精神,并带领学生制作人物星光卡,感悟平凡的星星也能熠熠生辉。

城北学校陈佳仪老师开设初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陈老师从英雄曹玉海“以身殉国”事例分析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家与国的抉择——情与义的抉择——生与死的抉择”为脉络展开,环环相扣,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英雄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授课老师分别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李荆老师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带来的极具情感张力的精彩课堂,并给出相关改进意见。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的总结和展望

玉环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冯根水老师为学员们做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地方创新实践与前瞻思考》讲座。冯老师结合自己具体的实践指出:要打造有梯度的一体化教研网络、探索有高度的课程标准一体化、开发有广度的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有温度的一体化师资队伍、探索有深度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他强调要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营造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良好环境、全方位地为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引与支持。

培训结束后,冯根水老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思政课堂应该有梯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思政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革新教学理念,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转型,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堂教学和教研之路,是一道漫长而富有挑战的征途,唯有厉兵秣马强技能,方能扬帆出海搏未来!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