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活动操作 积累活动经验——2025年瓯海区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第二次专题研讨活动
作者:林方明 时间:2025-04-17 点击数: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2025年4月10日下午,瓯海区小学数学“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推进新课堂”第二次专题研讨活动在温州绿轴小学如期举行。
活动伊始,由林邦灶老师带来《认识平面图形》一课。林老师通过“拿-放-描”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印平面图形,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帮助学生建立“面从体来”的直观认知,学生能够进步感受“面从体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在介绍名称和样子时进一步完整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共学,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深化概念理解。并让学生感受自己学习的成功喜悦。
紧接着由徐轩妮老师带来《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课堂以“合二为一”、“七十二变”、“火眼金睛”挑战赛为主线,设计了三个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徐老师通过“合二为一”环节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徐老师提供了多种图形供学生选择,给了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并通过分层汇报,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从平面图形的本质属性去思考,如“用2个长方形拼有两种情况,为什么两个正方形只有一种情况”,感受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在拓展环节,徐老师引导学生用更多的相同图形自由拼组,感知各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图形间的关系。通过“你还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更大的正方形?”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猜想、思考、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意识,也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积累活动经验。
展示课结束后,由单显达老师带了专题讲座《积累活动经验 加强要素辨析》。单老师从“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核心素养具体化表现”、“学习任务递进化设计”和“素养作业立体化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单老师基于学生实际学情,以目标导向和具体表现作为指引旨,采用递进式的学习路径设计,让创新意识和空间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单元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平面图形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的拆分与组合、运用平面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特征及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观察、想象、操作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在尝试、发现、调整中初步发展创新意识。
最后由特级教师季迅群校长进行活动总结。季校长肯定了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基于充分的活动操作展开,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强调了教师要特别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学习活动促学习品质的提升,凸显育人价值。
瓯海区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