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导航赋能研训提质——2025年玉环市小学校本研训精品孵化站第五次活动纪实

作者: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5-09-22 点击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校本研训。9月19日,玉环市2025年小学校本研修精品孵化站第五次集中研训活动在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研训方案优化与实施效能提升”,通过专家精准指导、深度互动研讨,为孵化站各校校本研训工作把脉定向,推动区域研修从“规范推进”向“内涵提质”跨越。

方案诊断:聚焦痛点精准施策

活动伊始,浙江省特级教师赖爱娥对孵化站12所学校提交的《2025学年校本研训方案》展开“一对一”诊断,从标题精准性、架构逻辑性、内容实践性三大维度进行细致点评,既肯定了“聚焦教学痛点”“贴近教师成长规律”等亮点,也直指“目标设定泛化”“成果转化脱节”“评价机制闭环缺失”等共性问题,并强调好的研训方案需立足学校实际,避免形式主义,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指南”。

策略引领:三维路径破解难题

针对方案优化需求,赖爱娥提出“一坚持、两转向、三融合”系统性策略:锚定“以校为本”理念,让研训扎根教学一线、服务教师短板、反哺实践;推动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链条构建,从“学分达标”到“价值创造”的评价升级;践行资源融合(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双指导模式)、形式融合(混合式研修提升参与深度)、成果融合(推动研修与课题、职称评审挂钩),形成“研训—实践—成长”的价值闭环,并结合“跨学科教学项目式研修”等案例具体阐释实施路径。

实践赋能:开放融合激活效能

围绕“让研训‘活’起来”,赖爱娥结合省级示范校经验提出“请进来筑基+走出去拓维”策略,建议邀请专家入校开展定制化指导、组织教师参与跨区域研修,并现场解答“研修与工作负荷平衡”“农村学校资源破局”等问题,提出“微团队研修”“资源众筹共享”等创新思路,引发各校校本研训负责人热烈讨论。

赋能远航:研训提质再启新程

赖爱娥的精准指导为各校注入行动路径,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诊断为契机优化方案,推动研修从“任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据悉,孵化站后续将通过“月度简报+中期评估+年度展示”跟踪方案落地,持续推动成果转化。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