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首个市级培训项目——提高小学校长校本研训领导力培训已于5月22日顺利结束。本次培训内容切合实际,符合广大校长需求,获得了校长们的一致好评。为了将市级培训项目做得更好更精,会后我们对本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反思,认为本项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圆满,是因为:
1、领导重视。本项目是我县首个市级项目,领导非常重视,为了打响第一炮,从项目研发申报到项目实施,各级领导都予以高度关注。就开班式而言,市县领导都到场并讲了话。进修学校校长娄亚文不断关注项目中的每一环节每一细节,副校长叶新志亲自担任班主任并自始自终组织管理着本项目进程。
2、学员参与热情高。本项目是市级项目,因其内容实在,应用价值大,受到了兄弟县市校长的欢迎。参加本项目培训学员的除了本县小学校长84人外,还有慈溪14人,象山2人。因为校长们工作忙,工学矛盾突出,所以我们将培训安排在双休日。对此,广大校长毫无怨言,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全部培训。学员们除了认真听、虚心学,还都完成了全部作业,达到了项目预期要求和目标。
3、准备工作充分。本项目是市级项目,对此我们非常重视,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从项目研发到实施的全过程,都进行了反复商讨。从内容的设置、导师的聘请及材料的收集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培训需要,我们编制了培训手册,为培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为了配合项目实施,我们还特地汇编了《校(园)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宁海县“十一五”校本研训十大优秀项目》,作为提升校长校本研训领导力培训项目的参考读本,发给全体学员,供交流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项目实施,我们还向全体学员发放了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校本研训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主要教材,与此配套的还有我县2010年中小幼校(园)管理论文评比获奖论文集《学校管理艺术创新与探索》。充分的准备和充实的内容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4、培训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适合需求。校长们需要的不光是理论知识,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知识。内容适合校长的需求,是培训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本项目实施中开设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培训内容,如省特级教师张晨瑛《校本研训的理论与实践》,余杭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副校长的《整体性+项目制——校本研修的实践探讨》等等。每次培训都有理论,有实践,从理论出发,指导实践,每一场报告都是理论的结晶,实践的火花。我县四位校长的经验介绍更是从实际出发,谈操作,谈体会,对广大同行很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5、所聘导师偏重一线。本项目实施中,我们共聘请了十位专家,除了两位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其余都来自一线。这些导师既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在校本研训中有着独特的研究,又有管理实践中滚打摸爬的经验体会。所以,他们的真知灼见,很受欢迎。训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之后,一定好好反思,好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