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重视下,研训中心围绕“充实教师自身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中心,以更新教学理念,拓展课堂教学技能空间,探索解决有效课堂教学疑难问题为目标,于2011年8月以来第一次开展高中数学、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一、内容丰富:培训结合学科的特点,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和特级教师,开设了一系列针对性讲座。徐承楠、蔡小雄、梁旭、邱林甫、王延光、周吾仁等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阐述了教育之美、课堂教学之美,让学员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学习大餐”。杨新荣、王元真、许伟强等11位名优教师以亲身实践与体验,讲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快乐,使学员们感受到“教师应怎样教?学生能如何学?”。《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和《挑战高考物理压轴题》强化了学员培训后的解题训练,让学员沉浸在高考与竞赛题目破解的乐趣之中。
二、形式活泼: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培训方式,如专题讲座、说课评课、现场辩课、案例分析、课堂互动、讨论交流、问题探究、实验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领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将动与静相结合,学与思并存。所有导师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或讲解点评、或回答提问、或共同探讨,以启迪学员的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实践更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研训一体教育氛围,激发了学员将理论培训所得内化为自己知识体验的欲望。
三、理念更新:专家的讲座使学员收获着专家们的思想精髓、理论精华的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犹如“醍醐灌顶”。省教研员梁旭老师的《教学能力案例分析与提升途径》讲座,让学员把物理比作海上的一座冰山,物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藏在水下的大部分,教师要把藏在下面的那部分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蔡小雄的《更高更妙的数学》报告,从说题——这一教研活动的新形式谈到品题、编题与做题,指出教师要能深刻剖析题目的类型、特点、涉及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全面认识题目的来源和背景,题目的变式和解法的优化,从中把握分析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能力,预测学生将会碰到的思路障碍及形成障碍原因和突破策略,进一步优化解题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四、视野开拓:多位专家名师结合自已的教育视角,在讲座中通过旁征博引,见闻共享,给学员们带来了开放且宽广的教育视野。原德高校长、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邱林甫老师从“教师的知识、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追求”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师的修炼》,并以自己的读书求学过程、教学教育的酸甜苦辣、学生成才自己成功的快乐,以个人的魅力给全体学员深深的共鸣和思考。梁旭老师在《高三有效复习》的讲座中,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互动,并且就有关教学与高考一一回答了各位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类问题,为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解决了许多困惑,进一步明确教与学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练与考的关系,有利于扎实地开展高三物理有效教学。
五、磨练扎实:课堂教学是重点,教师个人素质能力提高是关键。在教学实践环节过程中,如何把专家名师的“精髓”吸收内化,成为实践导师和学员的共识。分组实践期间,以教师“说课、上课、评课”为载体,导师根据教材体系及类型,安排学员开设不同公开课。如同课异构、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等。通过导师的示范,学员听课、互评、专家点评等,特别是要求学员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从实验到归纳到猜想到论证到应用,抓住理科教学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做到“教准、练实、学活”,使学员在参与和体验式中实现提升。析题说题环节,呈现在学员面前的是“实战”情景,提前半小时得题,然后自己解题,最后用12分钟在评委面前析题。物理学科的实验操作训练与当堂演示,使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完善物理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与教学实践培训结束后安排学员进行解题比赛。考试是手段,让学员做尽量多的题是目的,通过做题,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科课堂教学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