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综述

作者:ron 时间:2011-12-01 点击数:

2011年3月,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这标志着一项为期5年的专项教师培训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统一部署,并在鹿城、瓯海、龙湾三区的义务(学前)教育段学校和市局直属学校先行试点启动。

作为温州教育十大发展工程——温州教育名家培养工程的主要部分,“十二五”期间,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旨在全面推进温州市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将开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近十万名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文科学知识。校校参加、全员参与、周期较长的鲜明特点,堪称十万教师的一次“素养长跑”。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戚德忠说:“要把温州打造成全国教育高地,创建‘学在温州’教育品牌,关键不是有多少人来投资,建了多少学校,关键在于教师,要审视温州教师的教育质量、教师素养、教师水平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素养,构建了‘大厦’,出了‘大师’,才有‘大爱’。”

为确保有效推进,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相关内容被列作为县(市、区)教育局和教师培训机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市教师教育院跟进了系列动作:邀请专家召开专题培训会;组织相关人员到各县(市、区)专题调研;分学段分学科成立33个学科指导小组,组建448人的学科指导师队伍;陆续召开各学段、各学科指导小组成员会;建立市教师教育院中层以上干部联系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市局直属学校制度;确定培训主题,采取市、县联动学科培训;进行专题督查和指导。

半年多来,各试点区域、学校领导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和支持,召开专题动员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落实专项保障经费。试点区域各培训机构凸显主抓和主动职能,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注重试点工作的整体掌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努力做好一线学校和教师对学科素养方面需求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实施方案、措施细则文本,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9月,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推进会。至此,在试点区域成功经验基础上,温州全面启动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会上,鹿城区教育局、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瓯海区仙岩镇第二中学作为试点单位(学校)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永嘉县教育局、乐清中学、温州市第十二中学分别作表态发言,表示要扎实做好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戚德忠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以提升教师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要认识再提高、思想再统一;二要做好宣传动员,让每位教师都明白如何培训、如何考核、如何比赛;三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内容,制定行动实施细则,制定工作日程表;四要将教科研训有机结合;五要总结经验,做出特色,经过5年形成特色举措;六要加强领导、落实经费,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方案链接

◆行动目标

2011年启动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利用5年时间,开展全市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在职专任教师学科素养培训、考核和比赛活动,从以下四个方面达成预期目标:

——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明确校本培训学时,所有学校在职专任教师每年完成24学时,5年内完成120学时的校本培训,并有90%以上教师通过学科素养年度考核,获得合格证书。

——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有效途径,开展教师教育专题研究和改革实验,建立健全培训项目制度,研发和编写教师培训课程与教材。

◆培训主题

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是融培训、考核和比赛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培训是基础,考核是保障,比赛是促进。培训主题和内容为教育专著阅读、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校本培训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培训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按年度分主题逐年推进,重在结合教学工作,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加强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能力,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师岗位特点安排教师完成素养提升培训内容,可根据校本培训主题年度安排执行,可采取随教学阶段组织安排,也可适度增加校本培训主题和内容。

◆考核办法

每年8月,组织教师参加考核。考核内容以当年培训主题及内容为主,强调实际运用,考查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分析评价指导学生的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技能。市第一、二层次骨干教师自愿参加考核;女教师年满50周岁、男教师年满55周岁自愿参加。考核采取统一测试与抽查考核相结合。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本区域的教师考核抽查,市教师教育院负责市直学校教师考核抽查。每年考核结束,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公布优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优秀率不超过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15%,不合格率原则上控制在参加考核教师总数的5%以内。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师,校本培训中的“读书、专业知识与技能”等项目学时(共15学时)不予认定,不得参加当年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考核优秀者,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比赛形式

每年在各学科考核的基础上,推选考核成绩优秀者参加比赛,比赛内容分“教学综合能力”和“教学技能”两类,与当年培训和考核内容相一致。比赛由市教师教育院组织,采取学校、学区、县、市逐级选拔的方式。市级比赛采取团队参与,各县(市、区)、市直学校选派团队分A、B两组,A组为年龄40周岁及以上教师,B组为年龄40周岁以下教师。比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具体参赛项目、方式、人数另行通知。开展展示和交流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新平台,以发现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学科素养的骨干教师,总结推广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

◆实施步骤

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全员参与。2011年3月开始,市直、鹿城、瓯海、龙湾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启动试点,开展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校本培训。2011年9月开始,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开展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并按年度计划实施。2012年8月,组织第一次教师学科素养考核。2012年12月,组织第一次全市教师学科素养比赛。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