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幼儿教师整体水平

作者:ron 时间:2011-12-21 点击数:

近年来,市教育局根据 《慈溪市 “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慈溪市学前教育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对各类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的持证率由去年的56%提高到目前的80.7%,等级幼儿园由去年的96家上升到目前的162家,我市的办园质量明显提升。

为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市教师进修学校专门设置了幼教培训处,建立了由17家幼儿园70位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师资培训队伍。同时,与华东师范大学、宁波教育学院、亲亲宝贝职业学校和宝韵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合作,以进一步整合和充实我市优质幼教培训资源。

本着 “切实需要”和 “有效有序”的原则,市教师进修学校开辟多元培训课程,积极构建实践性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对新教师,根据教师师资情况,分别开展岗位培训和非幼师类专业毕业在编教师的专业培训。对骨干教师,依托幼儿园培训基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课程化”培训,包括新课程新理念、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教育评价方法与策略、教育科研方法指导等。

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开展菜单式培训。市教师进修学校按照不同教师的现实需求,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包括以早操编排、创意美工、绘本教学、自制玩具、环境创设、主题区域等教师必备技能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新课程解惑班,以班主任工作开展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以我市特色幼儿园园长介绍本土化教育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科研论坛班。同时,根据不同班级,就不同领域开展专题讲座、实践演练、操作互动等培训。

针对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较低的实际,专门组织未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开展教学基本技能专项培训。按照我市不同区域片块的划分,借助师资资源库组建专项培训师资队伍,组织开展 “强技能、促发展”分片式基本技能培训。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定位,创设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使培训内容既体现先进性、理论性的要求,又凸显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培训,今年268名幼儿教师取得资格证书。

拓展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为确保培训效果,市教师进修学校除做好专题讲座、讲授研讨、经验交流等常规培训外,开展送教下乡、大园本培训、网络培训、浸润式培训等。充分发挥幼儿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 “草根专家”送教到家门口,改变因幼儿园教师配置紧缺而不能参加学习的现状。基于部分幼儿园师资配置弱、规模小,无能力和无条件独立开展园本培训,通过相似幼儿园集合、挂靠或依托镇级中心幼儿园开展园本培训和园本研修。同时,借助QQ群开展培训,将有价值的培训信息上传至网上,供教师浏览,交流教师学习心得;开设专家博客,帮助教师解决学习难题。此外,开展浸润式培训,选派教师到培训基地随班培训,与指导老师一起研讨实践。

开展学历培训。教师进修学校积极与相关高校合作,多渠道开展高学历培训。目前,正举办3个学前教育大专学历培训班、 3个学前教育本科班,参加人数近250人。(慈溪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