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六千教师开展师德教育
作者:sx_szsjsjxxx 时间:2013-09-03 点击数:
兴校必先兴师,兴师则先育德。这是嵊州市黄泽镇中学一位老教师参加暑期师德教育活动后所撰写的心得体会中的肺腑之言。8月25至28日,嵊州市162所学校(单位),近6100名教师按照市教育体育局的统一部署, 紧扣“践行为人师表,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 的培训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师德专题培训,恰似一股清风,将今夏酷暑中积累的污浊之气荡涤一新。
一、学习内容,规定与自选相熔合
重温《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嵊州市教师发展中长期规划》《嵊州市教师行为“十不准”(修订)》等,提高教师的法律和遵纪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让纪律规范深入全体教师的心中。
各校还自选先进典型引领。多形式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学习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如学习市教体局局域网上开辟的“优秀教师风采”栏目中宣传的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的事迹,选取“看得见、学得了”的先进典型和身边事例,教育和激励教师,鼓励本校教师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
二、学习形式,集中与分散相配合
各市属学校(单位)、乡镇(街道)中心学校均将暑期师德专题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以教师任职学校培训为主的方式进行。同时结合市教育体育局提出的“爱岗敬业 共筑教育梦”主题教育活动和建立师德师风检查制度等师德建设活动,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体自学、学理论与在实践中学、学与写、自我反思与小组交流、找问题与抓整改有机结合等多种形式展开。如城南小学、城北小学、育英小学、剡湖街道中心学校、仙岩镇中心学校等邀请省级和绍兴市级的专家或名优教师作讲座,像市教研室、嵊州中学初中部、三界镇中心学校、黄泽镇中学等学校(单位)组织开展专题讨论,“真情换真情”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许多学校在培训期间还通过校际联系,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
三、学习效果,检查与考核相结合
注重实效,抛弃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检查和考核就显得必不可少。为使暑期师德专题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市教育体育局要求各校在严密组织培训的基础上,严格考核程序,通过检查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征文比赛、组织书面测试考查、落实工作实绩评价等方式扎实做好暑期师德培训的自查和自评。
嵊州中学、马寅初中学、城关中学、石璜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夸夸我的好搭档”、“照照镜,治治病”活动,通过交流、自纠自查等方式,让教师找到自身与优秀教师存在的差距,自发改正身上的问题,接受批评教育。各校还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起健全师德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及时查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或降职处理,性质恶劣的,调离教师岗位或给予解聘处理。
9月1日,市教育体育局在检查各校开学工作的同时,要求各校由专人汇报暑期师德培训方案和培训实施情况,并规定只有在8月31日前将本校的培训实施方案、培训活动总结和考核合格者名单报市教师进修学校,考核合格教师的10个培训学时才能作为指令性培训录入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