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声声铿锵的誓词预示着2014年新分配教师正扬帆起航,携手共进,共同履行着青春的誓言,践行着崇高的教师梦。为切实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拓宽新教师的教育视野,通过公开招聘录取的中学新分配教师参与了由宁海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180学时培训计划,其中集中培训三个阶段,共10天;分配岗位实践培训一年。为期一年的入职培训促成了新教师的角色转化,提升了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新教师自信成长并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2014年8月5日,省特级教师刘永宽老师为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教师的必备素养》,他从思想、组织、技术三方面出发,论及新教师不仅要满足父母对教育的要求,更要有自己的职业追求。要做到“装备优良”、“名气大”、“荣誉高”,新教师必须做到“三心”、“四要”、“五提高”。凝练、生动的语句缓缓吐露,水浒英雄、电视连续剧等例证锦上添花,不由让人钦佩和回味。“教师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师怎么都教不会他们”……宁海教师进修学校杨鹤鸣老师则是从大家普遍出现的问题出发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新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省特级教师杨春丽老师《全程阅读,用心书写——谈教师专业成长》讲述了自己丰富厚重的教育经历,她强调阅读可以积淀人生,实践能够促人成长,非思考不能成就理想,这让我们收获颇丰。“爱是一种理想,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责任”是薛华丽老师告诉我们与学生相处的一大法宝。她与我们分享了她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以心相交。宁海县十佳爱心教师梅建芳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不仅在学习上谆谆教导,也在生活上关爱学生。她点滴积累的关心与责任化成冬日里的一缕缕阳光,温暖着学生们的心灵。
第一阶段培训为帮助年轻教师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升新教师班级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之风的吹拂之下,新教师们应紧跟步伐,转变不适应新要求的价值取向,重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赋予教师观新的内涵、新的使命。年轻教师们应着眼于那些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都能发挥其功能作用的知识,力求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以促进德、智、体、美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2015年4月17日,桃源中学校长娄爱珍老师以《“知”教育、“好”教育》为题,旁征博引,以点带面,为新入职教师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实践贴地支招。如果教师只为填满成绩的沟壑,便失去了作为孩子心灵点灯人的意义。娄爱珍老师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做到“知”教育仍不够,更要做到“好”教育。“微笑比电便宜,比灯灿烂”,站在工作岗位上的我们要做一个魅力型教师,需让“微笑”先一步进入课堂,让温暖热情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脸上。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演出热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宁海县教育中心主任戴余金老师提出要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教师需要确立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学责任意识,丰富教学知识。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轨道上,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教育行为。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多元智能、马斯洛需要层次等教育理论。与此同时,戴老师强调新教师更要在中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教学,这样学生才会配合、支持、投入教学活动。
从一个“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是一个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关爱和鼓励的过程,更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宁海县教科室主任葛锦文老师向新教师们介绍了教科研论文的功用、选题与选材、流程与方法,并借典型的成功案例向教师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宁海中学陈方梁老师以《带着研究的目光去教学》为题,以自身的创作经历为案例,由浅入深,化繁为简,为年轻教师指明创作的方向,为学做“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
2015年5月23日,新聘任教师们开始了入职培训计划的第三阶段,即考核评定阶段,为期2天。在班主任朱慧芳老师的组织下,一个个新教师褪去稚嫩的“学生气”,自信满满地站上讲台,或畅聊着教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或分享着课堂教学中的迷惘与疑惑,或结合ppt中展示的精美图片,诉说着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个个生动真切的故事。一天半的总结交流中大家一同思,一同悟,一同得,交流氛围活跃而有序。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成为一名受人敬爱的教师,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色走向老师的角色,从理论学习走向躬行学习;要一鸣惊人,学有所获,我们更需要将优秀当做习惯的培养,习惯经历成功和失败,用一件件细小的习惯铸成独具魅力的血肉、谈吐、性情。大家们纷纷表示在此次培训中受益匪浅。
5月24日下午,一张张满载新教师辛苦汗水的试卷被收起,至此,为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工作圆满结束。2014年新聘任的教师们必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梦,以勤学肯干为准则,努力丰富专业知识,成为宁海教育的有生力量,为培养独立、自信、全面发展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