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省培感悟

作者:nhjsjxxx 时间:2015-12-15 点击数:

听说得参加20多天的培训,不是学科的精进研修,却是培训者的业务培训,心里就怏怏,况此前20天来,緱城被阴雨笼罩不散,雨中黄叶飘零,灯下愁绪翻腾,如此心绪,如此窘境,在这风入罗衣贴体寒的冷冬。

去时有主任同事结伴,还算一路顺风。本想贪图清净,办好手续入住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毗邻的雨岸之星酒店,昏黄的灯光影影绰绰,不适于阅读,只适于冥想,奈何临街车来车往,实在烦躁,只好看电视打发时光。卫生间的门膨胀变形,开合殊不易,设施更是简陋之极,连最起码的浴帽吹风机之类的生活用品均不齐全,空调有气没力,停停歇歇,噪音震耳发聩,盖过街上的喧闹。校内伙食也差,简单的几个菜重复又重复,冷冰冰的天冷冰冰的饭冷冰冰的咽。

幸亏结识了同行者同道者,如切如磋同行,如琢如磨求道,温暖彼此聊遣烦绪。同组的是各地的师训员、教研员,也有学校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学科不一,话题同一,无非助师成才。听课感受汇流,培训艰辛倾吐,想法创意交锋,在他人的故事里我们找到自己。

十五次讲座,或是诗意的汩汩流淌,或是理论的抽丝剥茧,或是观点的冲撞激荡,或是解说的诙谐睿智。听讲座的高峰体验来自深圳市平冈中学的刘静波校长,来自拱墅区教育局的赵群筠局长,更来自省教研室的张丰主任。刘静波校长是一个智者,是一个实干家。他对培训师的培养,对培训课程的研发,对高效学习理论的熟稔,一天的讲座让人如沐春风。赵群筠局长关于“指向教师执教能力的实践研修”的主题讲座,由教研活动的传统与问题出发,明确学校教研组的功能与研修机制,启发我们从聚焦课堂到关注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教师最习惯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告诫我们老师们并不是靠专家的传授和指导而成长的,他们获得成长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他们终于开始了以积极、正确的方法研磨课堂教学的行动。培训在此中的作用,主要是方法的启示与观点的影响,氛围的营造与个别的析评。教研活动并不是培训者向老师传递各种观念、知识、方法的活动,而是我们激发老师开展研究探索并给与适时指导。很高兴遇见张丰主任,在冬雨恼人的夜晚,直入主旨的言说干净利落,激情满怀,意兴遄飞,行云流水,臻至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理想言说”的状态。直陈的现状逼人审视,案例的解剖迫人求索,思考的别开发人深省,逻辑的自足令人赞叹。屏息静听,微笑,默叹,摇头,皱眉,脑海中不断回荡他的真知灼见:真正的学习不是在听的过程中发生的,而是在经历中“绽放火化”;教育之于孩子们的意义,绝不是那些片断的知识与技巧,而是能够为其所用的联系的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经历中成长起来的社会认知与世界观。樊宝英教授的《儒释道思想的现代思考》,是从心所欲后的洞见,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信条,亲亲仁民爱物的仁爱思想;道家的退隐无为,善利他人他物而不争,居择善地的谦卑,深不可测的藏心微妙;佛家的空与色,缘起性空的澄明:让人心存挂碍又心无挂碍。

七次走访学校,亲临教研现场的如火如荼,探讨校本研修的可能路径,这之中,尤令人感佩的是天杭实验学校的邱曙光校长。听邱曙光校长娓娓道来,如饮甘泉,入耳入心。《论语·里仁篇》有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窃以为一以贯之的道应该是思考的起点,是行动的指南,而邱校长就有明确的“道”——“幸福”,管理的举措,研训的设计,无不围绕打造师生的幸福家园而生发,尊重每一个人,包容特立独行,因人而异,因材而用,据实而训。研训能就近取譬,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营建学习的共同体。管理不仅仅是时间的单向度的先行展开,而是兼顾空间的统筹,以致取得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效果。邱校长说自己的校本培训是乡间小路,不同于国培、省培的高速公路,但是我以为最后能够回家的恰恰是弄堂、窄巷、纵横的阡陌,让心温暖、充实的是“有朋自远方来”的华山论剑。

20多天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困惑中的豁然而解,是幽暗中的光亮指引,是无策时的步履追随。总觉得杭城之美在春季,如白居易所说: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但是苏轼说杭城其实四季皆美:“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去玩味西湖的四季美景了,然而“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观湖如此,听讲座又何尝不是这样,愚者如我,20天的学习心得竟然只有苍白如许,真是愧怍复愧怍。

天杭缑间来往三度,离家时的愁思竟然被离别时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消解。与同道相生相熟,相知相得,“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嘉言已聆,懿行已睹,虽累何憾!

(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朱慧芳)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