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方向决定成败,细节成就精彩

作者:wljsjxxx 时间:2016-05-12 点击数:

5月5日和5月10日,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组织与实施》A、B两个短期培训班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此次培训共有120位老师参加,上午安排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下午是专题讲座、交流提升,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课程整合”是近几年语文教学的一个新概念,新方向,所以此次培训的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课程整合”这个培训的主题开展的。上午太平小学的叶敏群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两课时》。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环节,却处处体现出一个“思”字和一个“合”字。有对课程整合的思考,有对教材本身的思考,有对学生发展的思考和课上学生静下心来的思考等。通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等细节描写分析,让学生了解别具匠心的小说结构特点,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来探究精读名著中精彩人物描写片段。如技术高超的“刷子李”;吝啬小气的“严监生”,见钱眼开的“托德”,机灵活泼的“小嘎子”等都是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只有紧扣人物特点进行的细节描写,才能塑造出鲜活的、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最后还通过“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人”的课堂小练笔来加以练习、巩固。整个课堂设计精妙,流畅自然,文本整合涵泳在叶老师亲切、精美的语言中,不露痕迹。

九龙学校的项卫珍老师也给大家展示了一节二年级学生的文本整合课。她把《北京亮起来了》和《日月潭》这两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抓“四字词语”,让学生了解四字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并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四字词语来描写景物的方法。课堂上,孩子们书声琅琅,踊跃发言;项老师徐徐引导,细细点拨。尤其让孩子们写温岭的几个夜景时,把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彻底点燃起来了……。

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黄吉鸿老师给学员们作题为《文本整合—学科主题融合》的讲座。 黄老师从“什么是文本整合”、“为什么语文教学要进行文本整合”“小学语文文本整合的类型”“文本整合带来的课程开发”四个方面,对“文本整合”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讲解和剖析。他认为,文本整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需要,更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观能动性的需要。文本整合可以是单篇课文的内部整合,也可以是多篇课文的相互整合。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了文本整合的重要性和妙处。

短短一天的培训,让学员们受益匪浅,意犹未尽。黄老师精彩而生动的讲座给学员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也让学员们学到了文本整合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次活动给了大家深深的思考: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阅读,努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时时立足在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上,立足语文的本原,立足课堂的细节。

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