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市各中小学421名教师,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大班,9个小班参加由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和该市教研室联合举办的“教师智慧教育的环境构建与资源开发培训”,其设计新颖的课程,权威前沿的讲师,有趣实用的内容,在线教育落地对接线下教育烧起了一把火,而后续一连串活动的开展,开始真正踏上技术引领下的“智慧教育”。
初中的林老师在初中教师班里学了之后,高中专场她又接着来。原来她是想把自己做的一个非常满意的课件变成微课,昨天还没搞懂,今天又来了。林老师诚挚地谈道:“这次的培训打开了我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原来都不知道ppt还有这些功能,原来课可以这么上……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知道的实在是寥寥,也终于知道了原来外面的教育世界有多精彩。这次难得有这么好的活动,我一定要把握机会,迎难而上,努力将自己缺失的知识给抓紧补上。”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的不断应用,个性化学习将不再只是噱头与广告。未来教育将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而不再是对整体的妥协与机械。过去教师只能通过学生做题结果评判对错,却很难知道他们的思考过程。在未来,大数据以及学习分析技术,将让孩子们的思维呈现出来。
培训讲师都是走在“互联网教育”前沿的大咖,以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务求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让受训教师能够参与实践。屡获国家级微课比赛一等奖的朱艳文老师以其简洁的语言从微课起源、如何进行微课设计、微课的制作等方面,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制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并建议老师遵循“实用、有趣、易懂、科学”四原则进行微课设计。金华教育技术先进个人陈小平老师,作为出身本土的互联网教育新星,则指导学员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如何利用越来越多元的知识渠道,将云计算变成无处不在的“学习场” 。大家听得专注,学得认真,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在机房尝试自己操作使用,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应对有效。特别是很多老师在家里收集好了制作素材,做了充分的准备,做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立新教授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上,用移动工具开展教学,了解学情,诊断学情,运用移动终端走到学生中,让学生参与,与学生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一步步举例讲解,让大家学会了如何进行移动探究学习设计和课堂交互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智慧教育素养,胜任智慧环境中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优化教学和变革学习。
通过此次培训,来自兰溪市重点中学兰溪一中的30多位教师已经学以致用,结合学科特点制作了40多件作品。其他参训教师也都能够在基于多种平台应用上制作出集文字、音乐、画面于一体的作品,极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据悉,培训结束后将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大型微课评比“寻找最美微课程”活动,由各个学校选派代表作来参加评比。参赛教师把作品上传微课平台后,根据点击观看量,相应老师还可以有收益,一个小小的微课如果录得好有上万次点击量,根据一次一元来计算,就能轻易获得上万的收益。此次微课大赛是兰溪市开展线下培训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次研修实践活动,将是对兰溪市教师网络研修成果的全面展示,小县城的互联网教育开始焕发生机。
本次培训也让大家真正明白互联网时代里,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经并非是唯一正确答案的提供者,“明星导师+智慧辅导者+助教式教师”将构成未来教育的师资网格,并且会有第三方的多方位参与。未来,将会有一大批教师面临重构自己的教师职业。这也就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稍有落后就有可能被未来教育所淘汰。它成功激发了教师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改革的热情,为搭建兰溪市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丰富教师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兰溪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好基础,彻底打开了兰溪互联网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