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杭城行 求真语文路——乐清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第一阶段研修侧记

作者:wz_yqsjsjxxx 时间:2018-01-12 点击数:

2017年12月25日至12月29日,乐清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杭州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来自乐清市各中学的32名骨干教师(高中14人,初中18人)欢聚一堂,共享智慧盛宴。本次活动研修周期为一年,集中培训20天。内容按“提升理论修养”“拓展专业知识”“提高科研能力”“磨练教学风格”等四个阶段进行。第一次研修活动设置三环节:开班典礼,专题讲座,论文答辩。

(一) 开班典礼

乐清教育局党委委员刘衡山,乐清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章明朗,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凌汉熊等领导出席了开班典礼。刘衡山对这次研修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对教学得失进行反思;二是在培训中相互切磋;三是在研修中得到提高。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殷切期望:通过培训研修,大家力争做一位“品质高,工作实,理念新,业务强“的语文学科带头人。

(二)专题讲座

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语文特级教师赵群筠,她从“做一个从容智慧的老师”切题,以对儿子与学生之间修习语文的日常交流作为素材。围绕语文素养提升和影视兴趣发展谈起,尊重个性,扬长避短,谆谆教诲,潜移默化。围绕《目送》三次公开课的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了对父辈子辈角色之间的“目送”、“渐行渐远”、“不必追”的深意解读,专家情到深处,学员潸然泪下。整个讲座,赵老师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感染”理念。她现身说法,把自己28年的教学生涯走成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让人感慨良多。

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郭吉成老师做了《核心素养下的论述文写作教学内容与序的构建》专题讲座。他从高中论述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入手,联系近年来的高考写作实践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分析论述文写作教学内容的组成与教学序的构建,力图廓清论述文教学中的误区,为核心素养下的论述文写作教学提供新思路,明确新方向。他的深沉思考,敏锐洞察,诗意情怀,让他的课堂熠熠生辉。

来自宁波教研室的特级教师张霞儿给学员带来了《大语文视野下的初中语文说课》讲座。她从常规性说课的内容和原则、说课常见的问题和对策、说课的规范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并示范说课。张老师指出说课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体现教师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做到“实”“精”“简”“趣”“丰”。她的讲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窗,让我们用大语文视野的眼光与高度去探究语文说课的方向。

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张孔义教授为老师们做《课堂的观察与诊断》专题讲座。他循序渐进,引导老师们从随感式听评课走向科学式观察课堂教学,对“观察研究什么”、“怎么观察研究”及“怎么分析观察研究结果”都进行了一一阐述。张教授风趣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将高深理论通俗化,大师风范尽显其中。他提倡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独特”“质疑”“创新性”“条理性”的高品质思维的生成。相信全体学员定能学以致用,有这些元素的指引,个人的听评课将走向专业化。

《教学月刊》吴颂华主编,分享了有关论文的选题与格式,“能不能写”“值不值得写”“可不可写”“有无开拓性”。讲解了论文写作的六个环节以及其各自的重要性和规范性,为大家完整解密了论文从写作到发表的每一步骤,并辅之大量具体的事例。吴主编严谨的学术态度,专业的视角,丰富的经验让学员们深深折服,更让奋斗一线的学员懂得运用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资源,树立信心,发挥优势。

浙江外国语学院石其乐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及其最新发展》的讲座,精彩直观,他从数字媒体技术简介、数据准备、创作工具、技术革新等方面诠释了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把数字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令学员们耳目一新。石教授以鲜活的软件演示,大家领略了图像处理、文字转化、影片剪辑、动画制作等强大的软件功能。石教授幽默风趣、激情飞扬的语言风格,新奇实、超炫酷的授课内容,给学员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三)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环节,学员分成四组,分别由叶黎明、张孔义、郭吉成、张霞儿等教授专家对学员的论文进行一对一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在活动过程中,学员先对自己论文简要论述,然后专家们从论文的格式规范、素材选择、写作逻辑、书写技巧、语言表达等策略方面系统地指出其中的长处与不足,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切口小”“落点深”重教学点拨和思考生成,轻空洞理论与泛泛而谈,不作无病之呻吟。专家旁征博引,掷地有声,精准到位的点评有助于学员克服教科研论文写作的瓶颈,有助于学员将收集优秀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教学成果。窗外寒气逼人,室内却温暖如春!

第一阶段的五天研修活动已拉上帷幕,时间虽短,但思考绵长。感谢教育局领导,为学员们提供了这个学习高平台。这次杭城游学,拓宽了视野,激荡着思想,提升了境界。“教学因研修而厚重”,相信参训学员借他山之石,多追问、促反思、塑自身。携同行之手、走求真之路、琢教育之光。

乐清市教师进修学校苏建敏、傅一佳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