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暮春,清风宁雨。2021年3月30日上午,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糜克勤同志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走进德清,如期举行第四期“晓沧讲堂”。本期论坛的主题为“研训创新”,由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正校级领导姚伟国同志主持,采取现场观摩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直播覆盖嘉兴地区各中小学校。

姚伟国校长首先介绍了“晓沧讲堂”的创办由来和前三期活动概况,重点阐述了本期活动主题“研训创新”的内涵。引导大家在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理念下,积极探索研训活动在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校本研修的样态发展等方面的创新路径。

践行教育须问道,创新研训在肩挑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糜克勤致辞。糜校长阐述了教师进修学校开设“晓沧讲堂”的初衷:旨在宣扬献身教育精神,践行进修学校“明德问道、立己达人”的校训。全体教职员工依循“晓沧讲堂”宗旨,弘扬爱国文化,传承学校文化,展示教师才华,积极助推海宁教育高质量发展。他寄语广大研训员要责任在肩,使命在身,不断创新工作,创造更大价值!

海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周侗艳老师以《以测评导引方向,以体验激发成长——“海宁初语”整体推进区域命题研训》为题,从“构建恰切测评,引领正向发展”、“开展同伴协作,助推深度体验”、“引领日常教学,带动教学改进”三大方面和与会人员分享了海宁初语教研团队在“区域命题研训”方面实践、探索、改进、提升的宝贵经验。基于实证的研训,使越来越多的海宁初语人走上了一条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语文教学研究之路。

“怎样策划研修活动,才能给教师以真实的帮助,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和实践的发展?” 海宁市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蒋沈峰老师将思考化为行动,以一次“说课”研训活动为契机,实践并反思着如何进行教研转型。

蒋老师以实例阐释了他是如何通过前置学习、熟悉理论;布置任务、分组合作;名师结对、指点迷津;汇报展示、点评互动;现身说法、示范引领;对比观照、修改完善;课堂实践、检验成效;撰写反思、梳理得失这样八个环节分步实施,层层推进的。
海宁市高中技术教研员陆海丰老师,从对比国内外教学行为分析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图开启他题为《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变革——选考背景下可视化数据分析与精准教学实践探索》的精彩讲座。

陆老师从选科策略、学科命题、测试阅卷、质量评价、选考教学等角度展开思考,他说,相比传统的教学行为,数据驱动的教学行为更关注“关联”与“因果”,探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推动研究结论服务于教学实践和科学决策,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趋势,揭示已知,预测未知,通过数据分析探索规律,获取结论,以此来指挥导和练,保障教与评。在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陆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展望:强调整体统一,忽视个性化发展;强调数据分析,技术支撑难保障;强调精准辅导,后续工作难度大。因此,陆老师也希望教科研一体化平台能早日运用于后续精准化教学中。
最后,姚伟国校长指出,抓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需要有切入点和载体,教育教学研究需要有数据的获取、判别、分析能力,更要反思低效的校本研训,探索更有实效的校本培训机制。改革成长的路不好走,但是我们必须直面问题,找到切入点,走出每个学校的特色,走出每个学科的创意,走出一条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实践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