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学习,筑就劳动教育新高地—瓯海区中小学校劳动与研学实践负责人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班活动
作者:林方明 时间:2021-04-21 点击数: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021年4月14日至16日,淅沥沥春雨声和着劳动之歌,瓯海区中小学校劳动与研学实践负责人(骨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培训班在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顺利举行。此次培训采取主题性、专题式、案例化等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授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切实提高骨干教师在研学工作中的实战能力,来自瓯海区60余名中小学劳动与研学实践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开班典礼,扬帆起航正当时
4月14日上午,来自瓯海区不同学校的劳动教育负责人、骨干教师集聚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开启了培训之旅。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新东,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勇,瓯海区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副主任黄胜琥,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德育研究室主任黄国良莅临活动现场参与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邓纯考教授主持。叶新东副院长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对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与大家分享了温州大学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和校地合作办学取得的成效;随后张林勇副院长做讲话,他对学员支持瓯海劳动教育工作表示感谢,勉励学员劳动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静心与专家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习实际相结合,点燃劳动教育燎原之火,星火相传,带着任务来,带着成果回,一起打造有瓯海特色的劳动教育。最后,黄胜琥副主任对近期瓯海区劳动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给与细致解读与说明,引领学员们做好一校一基地建设工作。

理念引领,润物无声入心田
本次培训活动,我们有幸聆听了五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温州大学邓纯考教授《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的政策演进及学校策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黄辉老师《义教学校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瓯海区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胡建光主任《瓯海区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区教育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黄国良老师《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赋能学校劳动教育》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副主任、教育部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管光海博士《劳动教育的课程规划与管理》。培训会上,各位专家为学员细致解读劳动教育政策和文件精神,帮助大家理解时代要求和劳动教育发展轨迹,厘清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的内涵与区别;引领学员从劳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明晰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操策略;与学员分享瓯海劳动教育的系列实践成果:“五瓯”课程群、瓯海学生家庭生活劳动清单与指南、瓯海学校劳动基地实景等实践资源。此外,还就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给予了“加减乘除法”的科学引领:做好“加法”,立足在地,挖掘资源,聚焦特色;做好“减法”,整融有道,知行合一,注重价值;做好“乘法”,落细落小,方法多元,突出实效;做好“除法”,多方协同,多育并举,聚力借力。

研学实践,乘风破浪会有时
4月16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瑞安学生实践学校和曹村镇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瑞安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黄成涛、瑞安市学生实践学校校长虞尚夫、曹村校区校长陈乐仁全程引导和介绍。在瑞安实践学校曹村校区,陈校长带领我们参观孩子们现场劳动特色课程体验《无骨花灯》《进士文化表演》等,去实践基地“稻田课堂”看气象路,看《草编稻草人》《安全草绳》等课程基地,品24农耕节气文化等;去曹村体验当地地域“耕读文化”。从黄成涛老师的《瑞安市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介绍中,我们看到了瑞安劳动教育的起步早,劳动教育项目内容丰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体打造的精彩呈现;从瑞安市学生实践学校校长虞尚夫《劳动育人 实践育人》介绍中,我们看到瑞安市劳动教育基础条件完善,社区劳动基地一体化运作让人叹为观止;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精彩纷呈,涉及文化与表演、传承与手工、科技制作、户外拓展、耕读体验等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研学路线打造新颖,升级“印象曹村+高楼”“印象曹村+玉海”研学(劳动)之旅,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实践观点与经验的分享,促进学员将所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切实增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员学校后期的劳动教育实践给与了借鉴性引领。

劳动是人受用一生的课程。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任何美好的东西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而且是通过有尊严的劳动来获得。期待,通过这次培训,后期我们一起携手探索前行,引领我们教师从“要我教”变成“我要教”,引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引领家长从“要我也做”变成“我也要做”。进一步助力瓯海区推进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将瓯海区建成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的高地。
瓯海区教育研究院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