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研思勤实践,增值赋能促发展 ——记余姚市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工作站“三新背景下的学科教学”主题论坛
作者: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3-03-24 点击数:
为进一步营造名师工作站学术科研氛围,切实提升我市名师工作室学员学术创造力和创新力,协同推进我市课程改革,3月16日下午,“三新背景下的学科教学”主题论坛在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在论坛中,来自十一个市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代表进行了精彩发言。非常特别的是,本次论坛横跨学段广——幼儿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涉及学科多——语文、数学、政治、历史、信息技术、美术、体育、职高机电类、职高农业、职高计算机、幼儿教育,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来自普高的六位教师——林佩(余姚中学,程载国名师工作室)、张婷(余姚中学,史习艺名师工作室)、丁莉静(余姚中学,吴建洪名师工作室)、潘明杰(梦麟中学,张岳坤名师工作室)、陆茵(余姚八中,徐海华名师工作室)、陈超(余姚八中,汪青青名师工作室)、赵南(余姚八中,骆柏林名师工作室)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我们分享了诸多有效经验。如:林佩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时代中的戏剧跨媒介学习设计,其设计勾连“文学阅读与写作”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两大任务群,创设“姚中戏剧节”情景,让学生在“获取与表达”、“梳理与交流”、“排演与鉴赏”、“宣传与推广”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挖掘自身在表演、写作、设计、推广等各方面的潜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张婷老师指出了“三新”背景下本科目教学所遇困境——教材内容全变、语言更新、内容增加和学生学习之困境——“越做越懵、越做越崩”“感觉考题和我不是一个世界的”,提出了打破坚冰的方法——摒弃死记硬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并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生活,让信息技术更有技术味!赵南老师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角色扮演,探究思辨。为更好的完成“经济全球化”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赵老师以“华为公司的荣与困”作为情境,请学生分别扮演华为公司的总裁、资深员工以及国家外交部发言人,请他们指点江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析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来自职高的三位教师吴彭春(余姚市技师学院(筹),陈雅萍名师工作室)、许灼灼(余姚四职,陈伟名师工作室)、陈青慧(余姚二职,王国章名师工作室)围绕“新时代、新模式、新课堂”各展技艺。吴彭春老师以“工学一体,助力校企无缝连接”为题,展示了在职业教育中,通过搭建起学生和企业(工厂)的桥梁,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助力学生就业之路。许灼灼老师说:“我愿做一个支点,去支起一座师生共生共长的舞台。”他是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为我们介绍了由余姚四职校师生组成的“支点信息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与成果,让在座的老师大开眼界。十六位学生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但为本校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化服务,更是为小学提供送教服务,对政府部门与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实实在在增长了才干,拥有了未来独当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陈青慧老师以“引领合作,教学相长”为题,基于农业教育的特殊性,强调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做好示范,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获得。
来自幼儿教育的罗亚波老师(梨洲街道中心幼儿园,茅秀君名师工作室)围绕幼儿教育品牌课程教育下“四化”——游戏化、生活化、项目化和园本化,以“游戏无界,发展无限”为题,展示了多个教学情境,让孩子变大,让老师变小,让互相学习成为可能。
论坛在一阵一阵掌声中渐入尾声。市教师进修学校朱延芳副校长更是为我们展示了一张很有意义的手写纸条,这是她近80岁的父亲在读报时看到关于“高精尖人才”的文章时做的摘记。一个退休快二十年的老教师依旧惦记着教育事业,惦记着人才培养,这让朱校长感慨万千。所以她动情地说:“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要想成功,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她叮嘱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反思,学会坚持。或许你现在得到的与你期盼的还有距离,但是有句话‘无用即为大用’,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所有的改革都会伴有阵痛,“三新”背景下,一线教师的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是,在这次论坛中,这十一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我市一线教师以生为本、勤奋笃实、砥砺研思的精神风貌。让我们聚力赋能,踔厉奋发,为托起每一位学生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论坛最后,余姚市教育局毛姚伟老师、余姚一职校副校长何坚国老师分别为获得一、二等奖的老师颁奖,市教师进修学校朱延芳副校长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名师工作室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