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杭”行,深研善教 ——黄岩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第四次跟岗实践培训侧记

作者:台州市黄岩区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3-11-21 点击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11月13日,黄岩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学员在黄岩区教师进修学校和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下,赴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第四次跟岗实践培训活动。

同课异构,各显匠心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思路,12位学员潜心研究教材,匠心独运,风格迥异,课堂十分精彩。如西江小学教育集团陈望老师上《坐井观天》的课聚焦小鸟与青蛙的对话,关注两者的不同观点,抓住关键词语、标点符号读好重音,关注精妙标点读出小鸟的温和谦逊和青蛙的自以为是,开展角色扮演落实学习目标。从“尝试运用”到“小剧场”的演绎,学生自学、互学;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展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 徐芳玲 老师重视情境创设,以“寓言故事小剧场”单元情境切入,从“识记字词”“对话朗读”“角色表演”三大板块梯度推进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重视搭建多元学习支架,基于学情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层层深入感受课文内容与语言表达效果。

观摩学习,教学相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杭州市上城区的四位名骨干教师与青训班学员“同课异构”。两地联谊,既是指导,又是研讨,为研修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两地教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 赵逸澄老师上《坐井观天》,坚持儿童立场,创设有趣的剧场情景,搭建朗读支架。整节课思路清晰,节奏紧凑,重点突出,围绕“争论天有多大”进行角色对话;抓住课堂生成,及时有效点拨。

杭州市胜利小学 朱颖老师上《西门豹治邺》,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设计学习活动,同时又准确把握了“简要复述”的要义,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感受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发展思辨性思维。

杭州市胜利小学苗蕾老师《搭船的鸟》通过“静观外形、细观动作”两方面,借助“抓特点、按顺序、说感受”的方法,引领学生实现读写的迁移。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陈佳琪老师《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抓住了古诗文的情和味,诗一般的语言和情调,鲜明对比而又层层递进的引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碰撞,自然地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极深。

互动评课,常思常新

评价课堂展风采,思维碰撞促提升。每节课后,青年班学员针对课堂的精彩和存疑之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互评互学中成长;专家们的独到点评亦如一缕春风,让学员们醍醐灌顶。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朱慧老师对三位学员执教《坐井观天》给予充分肯定,准确解读教材,把握重点,突破创新,课堂收放自如。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汤亚梅老师肯定了执教《西门豹治邺》的三位学员能精准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扎实有效推进课堂;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思维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名师领航,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陆虹老师在观察三位老师带来的《搭船的鸟》教学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指出,三位老师的课堂能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借助学习支架将课堂读写训练落到实处;巧用图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文本具象化。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杨中原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老师在《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中的可取之处,如对诗文题材的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定位、课堂操作策略的优化等。

专家引领,赋能前行

专业,源于钻研;专家,引领航向。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次跟岗实践培训邀请了省特级教师、上城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为学员作学科理论引领;同时邀请到省报刊总社主编、教科研行家为学员作课题研究指导。理论与实践并行,为学员们带来丰富的精神盛宴。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朱慧老师作了题为《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新探索》的专题报告,由参与“全球朗读项目”的故事引入,结合丰富新颖的课例,从“立足课堂,直击问题""科技赋能,精准施策""基于数据,迭代更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智慧教育的新境界,探索了科学技术加持下课堂教学实施新路径。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汤亚梅老师为学员作了题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解读与实施建议》的专业引领,引领着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的学习与思考。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陆虹老师为学员带来了《以作业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陆老师指出,课堂作业是转变学教方式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支架。学员们听完后茅塞顿开。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杨中原老师作了《诉诸耳畔,抵达心灵,外化于行一一也谈诵读与诵读教学》的专题报告。杨老师强调,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诉诸耳畔,更要抵达心灵;教学要借助整体观照、章法观照和象境观照进行情感诵读,才能让诗歌抵达学生心灵。

浙江省外国语学院、浙江教学月刊社 、浙江省师训干训中心 陈永华教授从当前教育形式谈起,结合具体实例和学员们的课题申报书,作了《教科研成果的凝练和论文转化》的专题报告,从“理念入题,思维导航,实践赋能”三方面详尽地向学员们讲解了教科研成果的凝练转化与写作发表的路径,为学员们指明了研究与学习的方向。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研之弥深。此次培训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专业性、前瞻性的指导;学员们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逐步实现教师生命的成长。

  • 附件【(3).jpg】已下载
  • 附件【(2).jpg】已下载
  • 附件【(1).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