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游学追红魂,思政课堂翻新篇--2023下嵊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第二阶段培训

作者: 时间:2023-12-01 点击数:

为探索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11月28日上午,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体参训人员,肩负着改革的使命,从嵊州出发前往丽水的旅程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

11月28日下午,丽水学院兼职教授、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朱德飞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追问教学本质 形成课堂特色>--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追求及课堂引领》。朱德飞老师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教学本质和课堂特色的形成,特别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于课堂追求及课堂引领的最新理解。他指出,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课堂特色则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朱德飞老师强调,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追求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课堂引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提高学习效果。

11月29日上午,全体参训学员到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考察学习。在刘英小学德育副校长吕勇妙校长的带领下,参训学员们参观了校园。吕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以及红色基因在德育教育中的融入。他强调,学校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应将红色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良品德。

随后,在报告厅参训学员们一起聆听了吕勇妙校长带来的专题讲座《学校红色基因与德育教育实施》。吕校长从红色基因的内涵、德育教育的目标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将红色基因融入德育教育,既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吕校长还分享了刘英小学在红色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参训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下午,全体参训学员前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浙西南革命斗争的历史和英雄事迹,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刘英小学的小红军讲解员们的引导下,参训学员们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厅。通过观看珍贵的文物、史料和影像资料,学员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历程和英雄事迹。

小红军讲解员们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战斗足迹和伟大事迹。他们讲述了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以及无数革命先辈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故事。

11月30日上午,全体参训学员前往丽水市莲都区处州中学进行考察学习。在处州中学社会·法治教研组长郑素君老师的带领下,参训学员们参观了校园。郑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以及温度教育在校园中的体现。她强调,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应注重教育的温度和情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随后,在报告厅,参训学员们一起聆听了处州中学校长王晓飞带来的专题讲座《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情怀的老师》。王校长从教育温度与情怀的内涵、目标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实施有温度的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有情怀的老师,以身作则,用真情实感教育学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同时,王校长还分享了处州中学在温度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为参训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下午,老师们满怀收获返回嵊州,经过三天的培训,参训学员们对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学习到了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如何通过温度教育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未来需要创造,教育需要创新。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改变自我,思政课堂才会焕发新的活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

  • 附件【思政培训4.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