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育桃李,研思共进促成长 ——记宁海县初中教师德育能力提升90学分培训

作者:薛华丽 俞虹 时间:2023-12-07 点击数:

为人师表,立责于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环节,这既需要育人情怀,也需要德育管理智慧。为促进初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养及专业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于近日在桃源中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初中教师德育能力提升90学分线下活动,省平台上报名的53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开班仪式上,班主任薛华丽老师阐明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强调了此次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参训老师们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次培训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春风化雨施德育,润物无声树文人

前五天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班邀请了宁波市第七中学崔景刚校长、宁波市名班主任李建军老师、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俞岚老师、宁海县职教中心袁哲海校长、宁海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徐海芳老师、杜桥实验中学的吴海英校长、宁海县学校德育指导中心主任葛震宇老师等专家讲述探讨了有关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教师成长、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班级管理等专题。特别是崔景刚校长,首先以视频播放带我们领略了宁波七中的风采,让我们仿佛徜徉于校园中,欣赏到厚重典雅的独特的校园环境,感受到学校布局科学合理,设施现代化,确是莘莘学子潜心读书、强身健体的好地方。随后她分享了德育体系实践的四路径:一、知行合一——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二、知难而进——扎根传统办学基因;三、知书达礼——打造文明素养工程;四、知恩图报——致力公益志愿活动。崔老师点出德育体系的构建为培养具有“大智慧”“大志气”“大德行”“大担当”的“大写的中国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来自台州杜桥实验中学的吴海英校长的《墨藏于心 艺行之》中讲述了在创建“墨艺校园”的道路上,一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上下左右而求索,提倡文化育人,培养的是文化人而不是分数人,潜心学习,用心钻研,借鉴吸收,开拓创新,为了学校稳健发展,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永不停止探索的脚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宁波市名班主任李建军老师的《在反思中生长》中指出作为老师首先要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其次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第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第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李老师表示所有的德育工作最终都会服务于教学,以无声引领,用智慧滋养纯净的心灵,用欣赏创造灵动的风景,用真心的付出成为学生重要的他人。袁哲海校长的《基于生命立场学生的心理辅导》中,他认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能倾述自己的心声、发表观点。徐海芳老师的《聊聊“情绪价值”有关的那些事儿》则认为在情绪认知方面可以通过练习如何面对不舒服的感觉,尝试思考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学会接纳自己,练习拉起自己的界限的方法进行情绪觉察,我们老师既要有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又要有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这种情绪的能力。教研室葛震宇老师通过多个情景模拟答辩题,梳理情景模拟答辩的流程,包括做出对情境中出现的问题的判断和分析,与助演一起模拟表演,运用四W答题法对问题的判断和模拟表演做出陈述说明和以“听立扩支结”五字法回答评委的即兴提问。几位老师模拟表演,参与实战演练,针对选题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实际,并渗透相关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就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阐述。短短几天的理论学习,老师们感受深刻,受益匪浅。

用好班会主阵地,“慧”做德育引路人

后四天以班会课观摩、班主任论坛为主,思想在碰撞中激荡,智慧在交流中升华。袁聪莲老师围绕主题“梦想”组织了两堂班会课,杨丹老师带来了《一梦一诺一征程,且吟且行且乘风》的主题班会课,以航天梦作为依托,学生了解航天梦背后的无名英雄对梦想的付出。苗锦霞老师带来了《趁阳光正好,栽种“梦想”之树》的主题班会课,以游戏导入,学生从袁隆平和苏炳添的梦想中分享何为梦想。学生观看视频《普通人的梦想》,进一步理解梦想的含义,写下并分享自己的梦想,思考实现梦想的助力。最后,学生们在纸飞机上写下并放飞梦想。导师袁聪莲老师和每组代表对两节公开课亮点与不足进行评课,她认为要潜心教书、慧心育人,要懂得灵活巧妙地设计互动环节,展现出自己的人文风采和育人智慧。

其中,叶秀强名班工作室的陈娜娜、赵紫仟、周静、蒋柔柔等八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历,展开了班主任论坛的发言,其中不乏许多真知灼见,大家听后受益匪浅。最后由叶秀强老师作了题为《论坛,方寸之间显寰宇》的总结发言,其中就论坛含义、组成、标准进行了讲述,叶老师的建议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操指导,为如何进行班主任论坛指明了方向。胡瑛老师围绕学生的行为规范设置了两堂主题班会课,任灵姣老师带来了《文明用语伴我行,拒绝脏话》的公开课。任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演绎,明确中学生说脏话的危害。引导学生上台分享中学生说脏话的原因,追根究底。学生展现中学生如何拒绝脏话的锦囊妙计。学生最后表演情景再现,以文明用语替代出口成“脏”。苏越老师的《争当班级“言值”担当》的公开课。学生分享网络“烂梗”,可见“烂梗”在生活中的渗透程度很深。两位同学通过表演生活中遇到冲突时的场景,分析说脏话的原因。学生在传声筒游戏中感受语言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学生通过揉皱和展平白纸的实验,体会身体上的伤痕可以恢复,但是心灵的伤害可能永远消除不了。最后学生书写暖心话语,表达对他人的理解、欣赏和鼓励。随后胡瑛老师开展《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的分享。胡老师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地梳理了班会课的基本流程和分类。

班主任薛华丽老师主持了最后一天的总结发言。为期九天的线下集中培训即将结束,大家都有许多感想和收获,也对教师德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各个老师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以德为先育桃李,研思共进促成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让德育培训成为教师成长的“助行器”,老师们将会将所学运用于实际,不断提升德育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唯有不厌其烦、精心教育、掌握方法、精准施策、做实过程,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携一抹秋意砥砺前行,带一颗初心深耕教坛,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