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浙江省跨地区教共体民生工程,积极响应海宁市教育局和云和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两校教师的交流。4月3日,海宁市实验小学徐晓良校长带领许蕾、李亿凡、卢特、黄震涛、庄晓轩、陈秋萍老师一行赴云和县实验小学开展线下支教送教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两校教师的专业交流,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发挥名校名师的引领作用。海宁市实验小学的支教老师开展送教示范课,分为语文专场、数学专场、美术专场、信息科技专场、体育专场。每一堂示范课上,教师都展现出了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学生们沉浸其中,求知欲、表达欲、探索欲都被充分激发,听课老师们也格外认真地记录细节,学习海宁老师们优秀的教学理念。
语文专场第一节课是许蕾老师执教的《小英雄雨来(节选)》,这堂课首先以课文第一部分为抓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尝试小组合作列小标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列出其余部分的标题,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展示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最后串联标题,从而把握长文的主要内容。许老师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过渡自然,思路清晰。学生们学有所得,老师们深受启发。
第二节课是李亿凡老师执教的《海上日出》。李老师以“哪些精彩的描写让你感受到这是‘伟大的奇观’?”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受太阳的变化,抓住了它的颜色、光亮、位置、形态的变化,感受课文描写的晴天海上日出的过程。”其次,李老师组织学生品读描写太阳变化的语句,从课文中学习写法,在此基础上,迁移写法,指导学生写一写雷雨的变化,抓住景物的颜色、位置、光亮等来写,用上修辞方法,穿插写出自己的感受,最终将读与写的结合落到实处。
第三节课继续由许蕾老师执教,在教学《我的动物朋友》这一节习作课时,许老师具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而且把这种意识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徐老师在课堂上将“全篇写”切分成“写一个特点”“修改好这一特点”“增补真情实感”这样的“片段写”,每个片段都具备“教—学—练—评—改”完整的教学动作。通过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既能有效掌握写作方法,又在不断激发潜能,思维不断生发。只有让学生不断向陌生区域进发,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才能达到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
第四节课李亿凡老师教学《我的自画像》这一节习作课时,让学生理解自画像的含义,自画像实际上就是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主要观察与把握自己的外貌特点,抓住人物的性格,表达对自己的再认识;从而让学生在理解中明确这节作文课的写作要求。李老师还善于鼓励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生动、有个性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评—会评—乐评。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专场第一节课由徐晓良校长执教《归一问题练习课》,整节课以购买亚运会吉祥物为主线,设置了四大任务,对归一问题进行了四种变式,只能求出一份;能求出一份又能求出一个;以及既不能求出一份又不能求出一个的,让学生系统性的认识并解决了归一问题的多种表现形式,体会归一问题的广泛应用性。整节课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讨论、表达,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任务,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
第二节课卢老师执教的是《正比例关系》一课,课前采用多种方式介绍海宁,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学习热情顿时高涨。整节课采用三大板块展开,先理解相关联的量是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接着认识正比例关系,最后应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卢老师还还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试图打通学习壁垒,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力!
美术专场由海宁实验小学美术学科黄震涛老师带来了两节课。《清明上河图》和《走出一道“光”》。走出一道“光”这节课在欣赏和改造旧鞋子的过程中,通过创意和设计活动让旧鞋子换发新生。这节课是“改造旧鞋子”的一个环保意识提升的实践活动第一课时,本课侧重与学生在创意思维、设计技巧、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黄老师鼓励学生在遵循实物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创造性设计,学生的作品中也表达出个人风格和情感。这节课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还能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黄老师的第二节课《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节课通过“观、品、探、评”四个步骤来深入理解欣赏这幅古画.环节一“观”,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体布局,包括人物表情动作与环境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社会和技术水平。环节二“品”,引导学生体会画中情感和氛围,品味画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象征。环节三“探”中,鼓励学生探究画家的创作背景,分析画中所反映的宋代都市生活和经济情况。环节四“评”中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比较其它时期作品,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鉴赏视角。通过这样的赏析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体育专场庄晓轩老师送教的两节课内容分别为水平二四年级《篮球运传组合》及水平三五年级《篮球体前变相》。在学练中通过游戏来提升学生的球性,让学生的技能在由易到难的练习中逐步提升,解决运、传、接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且让学生在学练中积极展示自我。
信息科技专场由陈秋萍老师执教两节课。在《有趣的控制系统》课上,陈老师利用互动游戏作为切入点,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出课题。通过生活体验,了解台灯、空调和自动灌溉等控制系统,激发学习控制系统的兴趣。小组合作通过“亮灯实验”,了解控制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及其基本特征。在课堂的后半段,学生分组展示并介绍实验结果,汇报实验发现,激发课堂的活力。最后通过流程图的拖拼梳理控制系统的计算过程。整体课程设计既充满趣味又富有教育意义,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技能的提升。在《奇妙的二进制》课上,陈老师以充满神秘感的“读心术”游戏开始,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探讨生活中的多种进制,学生对N进制的进位规则有了深刻理解。同时在了解二进制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并破解读心术。最后通过现实性问题:老师想把读心术的小游戏带回家,理解计算机的数据单位,通过比较不同数据大小和单位,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下午,五个学科专场在不同场地开展了研讨交流活动。各位上课教师针对上课内容作观点报告。从教材解读、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作了高位的引领,让所有老师对学科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听课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课堂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有技巧、有方法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思维的深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共同体线下教学研讨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教师厘清了学科的关键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本次送教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促进了教育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