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巍同志在第八届长三角教育协作会议上的主旨演讲

作者:snn 时间:2016-12-16 点击数:

(2016年12月15日)

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今年已历经八届。八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陆续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等多个领域携手开展了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有力地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三省一市的基层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以及相关直属事业单位和教育团体,也在各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合作交流活动。我们三省一市的这些合作与交流活动,生动地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仅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密切了长三角地区教育人的感情、友情和亲情,为全国树立了省际教育协作的典范。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的新任厅长,十分珍惜历年来浙江与上海、江苏、安徽教育系统积累的友谊,将尽己所能,与各位新老同事一道,共同推进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教育改革与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同推进落实三省一市签署的各项协议,共同推进落实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承诺。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年一度的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制度,使它成为三省一市交流情况、研究工作、谋划思路、扩大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大家增进友谊、增强互信的美好时光。

“十三五”时期的五年,是我们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浙江将坚定不移地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贯穿“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着力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健全更加多元开放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普及化、均衡化、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终身化水平,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民生基础。

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长三角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长三角地区教育人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浙江而言,经过“十二五”的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已经具备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各类教育普及化水平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已经高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省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97%,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9%,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6%,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根据我省制订的评估标准,已有三分之一的县(市)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但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横向比较的过程。纵观全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与上海、江苏、安徽相比,我们的教育事业还有许多“短板”,其中最为突出的短板表现在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补齐教育的短板,需要深化改革,需要加快发展,还需要向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向教育现代化的先行地区看齐,努力使浙江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跟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节奏。

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机制,是我们三省一市共同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着眼于学习先进、扩大开放、深化合作、补齐短板,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协作。

第一,更多地推动教育改革经验的学习借鉴。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过去取得的许多成绩来自于改革,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改革。转变育人模式,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办学活力,拓展教育资源,无不需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路子,才能破解老问题、难问题,才能为教育内涵式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啃改革的“硬骨头”也一样难见成效。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长三角三省一市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改革经验。大家在改革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可以共享四省市的集体智慧,也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少付一些代价。2017年,我省将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国家试点和大中小学课程改革等四方面改革上继续深化。我们期望认真学习各地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共同探索深化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在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第二,更多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开放共享。高等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既是一个地方教育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对于省际教育协作来说,高等教育领域开展合作交流的空间最大。前几年长三角地区在高校学分互认、互相选派高校干部挂职锻炼、推动高校大型设备仪器共享等方面探索了很好的合作模式,也有部分高校开展了一些校际合作。随着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快,资金、技术、人才流动的时空局限将日益减少,高等教育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开放共享将成为可能和必需。同时,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区域性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有效途径。希望各地共同把长三角高等教育协作发展作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源泉,全面促进各地高校之间全方位、跨省市、跨门类的合作,逐步实现从差异化共享向整体化融合发展。浙江将积极鼓励和支持省内高校与兄弟省市高校建立联系,积极鼓励和支持建设省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积极组织和支持建设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努力为长三角高等学校跨区域发展提供一视同仁的优质服务。

第三,更多地推动基层和学校的协作交流。长三角教育协作的主体是广大学校,因此我们一直倡导要壮大合作的主体,更多地让基层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交流。日益便捷的高铁已让长三角城市群几乎“同城化”。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学习、探讨和研究,既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思想交锋、文化交流,一定会对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改进工作、深化改革大有帮助。我们的长三角教育协作会议,不仅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己的舞台,也是广大基层教育局和学校交流的平台。希望能有更多的基层教育局和学校通过这个平台结成双边、多边的合作伙伴,推进长三角教育更加广泛深入有效的协作发展。

第四,更多地推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学习。长三角教育协作的最终落脚点在教师和学生,没有广大师生的参与,教育交流与合作必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长三角教育协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教师和学生,一切无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培养质量的合作,最终也是劳命伤财、上动下静。我们三省一市坚持多年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联合培训,效果和评价都很好,希望下一步能够更加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加跨地区的专业发展培训。今后还可以推动扩大各类教师的互聘共享,增加优质教师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我们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跨学校跨地区交流,增加学生“第二校园”的经历,让学生分享各校的学科优势,接触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多元的校园文化中熏陶成长。

第五,更多地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谋划。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在时间上要领先全国,更要在水平上领先全国。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建立教育现代化的“长三角标准”,以此引导各地“对标发展”,补齐短板,共同打造教育现代化的“东部高地”。长三角地区有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科研机构,我们应该支持这些教育“智囊”成为教育政策和战略研究的设计师,深入研究加快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着手描绘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教育部正在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我省将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着手考虑研究编制《浙江教育现代化2030行动纲要》,从中长期来谋划未来浙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我们希望在此方面能够更多交流探讨。我们还要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定期监测、诊断、发布各地的教育现代化进展情况,努力做到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携手并进,协同发展。

南京是开启长三角教育合作的起点,2008年第一次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今天,我们再次在南京研讨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的新思路,必将开启三省一市教育合作的新局面。让我们以更加包容大气的姿态,积极推动长三角教育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共同探索建设跨地区教育协作的新机制,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乃至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