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核心概念,明数学本质 ——宁海县(初级)高观点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24学分培训
作者:项红霞 方佳娜 时间:2024-10-31 点击数: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0月16日—18日,宁海县(初级)高观点下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24学分培训在城西小学举行。本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课堂展示、观点汇报等多种学习形式,让学员们共赴教育盛宴。
10月16日上午,开班仪式后,来自实验小学的竺琳艳老师展示了《用字母表示数》。竺老师利用信封的例子,带学生体会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如何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规律。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情境,体验了未知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多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逐步递进,让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实验小学尤海琼老师分享了讲座《浅谈“用字母表示数”》,尤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关键问题等多方面讲述了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思路。尤老师还指出了“用字母表示数”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课堂中要给予学生体验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
10月17日上午,先由力洋镇中心小学的葛华苗老师进行了观点分享《篮球是圆的吗?》,就圆的相关教学进行了分享与建议:1.建议明确圆的定义——圆是一维封闭曲线;2.建议明确区分圆和圆形;3.建议正确区分生活用语与数学术语,数学教学应注重细节。
接着,由实验小学的屠晨渟老师作观点分享《再次建议淡化“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屠老师从什么是方程出发、分析了为什么小学生学了方程却并不喜欢用方程解题、课标中方程的“一减”“一增”两处变化,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强化符号意义理解,感悟符号表达的一般性,建立符号思考的思维方式等具体教学建议。
山水小学的赖晨颖老师的观点分享《负数的认识引向何处》对比了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发现不同教材在负数的学习中都出现了温度计,但赖老师指出负数的引入不能单纯依靠温度这样的静态模型,负数是一种相反意义的量的数学本质,更要突出收入与支出、输与赢等自然意义下的动态模型。
10月17日下午,市骨干娄栋荣老师带来展示课《公顷》,娄老师充分考虑学情,借助身边的道具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引入,通过对面积单位的复习,勾起学生的回忆,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学习更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切入课题。在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铺布”,很快认识到1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感受1公顷的大小,娄老师借助现代科技对学生指出的身边的学校操场、公园等熟悉的具体场景的面积进行了实时测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课后,娄栋荣老师作讲座《面积的定义应该突出数学本质》,娄老师指出长度、面积和体积除了图形的维度不同,作为一种测量过程其本质是一样的,即度量单位的累加。娄老师结合不同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测量(长度、面积、体积)相关教学内容共通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10月18日上午,县名师王泽峰老师先执教了《平行与垂直》,从一条直线引入两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归类来明确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接着由相交和不相交的分类结果进行下一步活动,对平行和垂直的概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随后,王泽峰老师在讲座《关于小学生理解“平行”的几点思考》中阐述了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并指出了当前平行与垂直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主要问题:没有用直线的眼光去看;误认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平行”就是“垂直”……分析了其中的缘由后,王老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举措。
10月18日下午,省特级教师沈百军老师带来了主题为《素养导向的概念教学有效性例谈》的讲座。沈老师的讲座,给与会学员做出了理论层面的指引和实践层面的指导,他结合自身对概念教学研究的缘起——“加法的认识”一课,分析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仅仅是获取简单的知识,更要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学会抽象、推理和建模,这也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接着,沈老师结合“倍的认识”等具体案例,从关于概念教学的思考、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概念教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三方面阐释他对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沈老师深入浅出地引领与指导,让学员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数学概念教学课堂上落地生根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整个培训活动,课例精彩纷呈,讲座干货满满,学员们都收获颇丰,表示必将此次活动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育道路上拾级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