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科学育人与教育幸福之道 ——余姚市沈彩凤名班主任工作室“探讨科学育人策略,提升教育幸福指数”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4-12-10 点击数:

为提升教育幸福指数,探讨科学育人策略,拓展工作室学员的育人能力,2024年11月29日,余姚市沈彩凤名班主任工作室论坛活动在余姚市第七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与余姚市普高德育工作研讨会暨班主任工作论坛同时进行,由余姚七中学生处主任许炯老师主持,聚焦“探讨科学育人策略,提升教育幸福指数”核心主题,为全体工作室成员搭建深度交流平台,并吸引众多一线班主任踊跃参与。

当日,余姚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奇、余姚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张宁,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俞雁斌,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副书记、局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魏伟,宁波市骨干班主任、思政教研员甘全军老师,宁波市名班主任张晓宏老师,以及余姚市各普高德育副校长、学生处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各普高班主任代表踊跃参与论坛,余姚市第七中学张海军书记和陶高立副校长等领导拨冗出席,为论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尽显对本次论坛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待。

一、班会课观摩:德育课堂的多彩画卷

上午,与会者有幸观摩了三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班会课。余姚七中邵潮峰老师、魏青老师以及余姚四中黄佳颖老师分别执教,他们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生动展现了德育教育的多样性与实践性。

邵潮峰老师以“行则必至,致敬十八岁”为主题,巧妙运用诗歌品读、游戏互动、观点分享等形式,引导高三(9)班学生感恩父母、思索当下与未来。邵老师激励学生以成熟且坚定的态度迈向成年。特别是分享蛋糕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了最高潮,学生们对着蛋糕许下心愿与成年誓言,实现了从青涩少年向有理想、有担当的成年人的华丽转身。这堂班会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成年意义的深刻理解,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魏青老师则带领高二(5)班学生在“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的主题下,开启了一场理想与现实的深度对话。课堂中,学生们通过自我反思与同伴交流,深入探讨个人价值观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微妙平衡,并以一场激烈而精彩的辩论赛,真切感受到人生规划的重大意义与深远价值。魏老师将德育理念不着痕迹地融入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收获知识,在体验中茁壮成长。

黄佳颖老师以“向‘标签’出发!”为题,引导高一(10)班学生反思标签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别出心裁的随机标签游戏,学生们亲身体验被贴上消极或积极标签的感受,从而树立起理性对待标签的正确态度。正如黄老师所言:“标签本应属于罐子,而非贴于人身。倘若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黄老师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众多学生的心田,令他们受益良多。

课后,名班主任周海清老师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点评与指导。这三节班会课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充分展现了德育教育的丰富多元与实践魅力,它们如灵动的音符,传递着思想,触动着灵魂。透过这些生动鲜活的班会课,我们深切领略到德育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在学生心中播撒理想与信念种子的力量。

二、班主任论坛:经验与智慧的交融盛宴

下午,首先由余姚市第七中学张海军书记欢迎致辞,张书记由衷感谢教育局、班主任指导中心领导和各普高领导班子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重视,特别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共同探讨和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对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张书记也感谢各位兄弟学校班主任的参与和分享,并预祝活动顺利进行,一起为推动余姚教育事业探讨科学育人策略。

接着,多位经验丰富、成果斐然的班主任登台亮相。来自余姚各普高的班主任围绕“探讨科学育人策略,提升教育幸福指数”这一核心主题,有序分享了他们在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与独到策略。论坛评委由三位专家沈彩凤老师、甘全军老师、张晓宏老师及各普高德育副校长组成,他们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每位发言班主任进行了精准评价。

工作室三位学员黄雪钏、黄菲菲、于艳老师在宁波市骨干班主任、思政教研员甘全军老师的最后公布中有幸荣获一等奖。

尤其是余姚二中的黄雪钏老师关于《构建附近,灯火可亲》的论坛发言,赢得了全体评委和老师的热烈掌声。黄老师从项飙的著作中汲取灵感,巧妙运用其中方法,助力一位孤独自卑却又心怀交友渴望的学生重塑“附近 500 米”生态圈,为学生的心灵世界注入温暖与希望。正如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细微处着手,构建学生身边的社交支持网络,为其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余姚七中黄菲菲老师的《解析“顽固”学生,开启幸福教育之门》则聚焦于那些频繁出现同种不良行为的“顽固”学生。黄老师深入剖析学生问题根源,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成功帮助他们扭转思维逻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黄老师着重强调:“唯有因材施教,方能让学生在成长之途找准方向,老师亦能于教育过程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师生双方方能于教育天地真切领略如春日暖阳般的幸福感。”此乃遵循孔子“因材施教”之古训,在现代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余姚二中于艳老师的《晨读那些事儿——最好的我们》立足“自律自我管理获得自由”理念,通过学生提案、共同实践、持续改进策略等一系列举措,巧妙扭转了学生晨读课沉默寡言的局面。于老师感慨道:“所谓师生一场,其更为真实的内涵在于我们共同经历、一起成长、一同思考、一道探索、一并憧憬,每一寸进步皆伴随一寸欢喜,此即为最好的我们。”师生在共同的教育旅程中,以爱相伴,共同成长。

此外,余姚中学陆天仪老师“以心育人,共赴征途”,用真心触动学生灵魂;余姚中学黄佳老师“新手班主任班级凝聚力提升的策略”,初出茅庐便妙招频出;梦麟中学黄婉青老师“做温暖的陪伴者”,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梦麟中学何栖尔老师聚焦“单亲羽翼下的心灵飞翔”,为特殊孩子点亮希望;余姚三中鲁芸老师“幸福教育应该是一场双向奔赴”,诠释教育的美好互动;余姚三中王丽老师“慢步走,待花开,幸福来”,给予学生成长的耐心与信任;余姚四中方追老师“多一把丈量人生的尺子”,以多元视角看待学生发展;余姚四中黄丁艺老师“爱为基,智为石,筑就成长路”,二者兼具引领学生前行;余姚七中叶申涛老师“向牛顿讨教学习引导”,创新学习引导方法;余姚七中张天镇老师“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品质;余姚八中郑瑶老师“讲讲我的班主任故事”,用故事传承教育真谛;高风中学徐敏杰老师“从心出发,同心同德助成长”,凝聚力量推动学生进步;高风中学徐灵炎老师“润泽心田,向幸福出发”,用爱开启学生幸福之旅。十六位老师的智慧与奉献,共同编织出德育工作的锦绣画卷,为后续教育征程注入蓬勃生长的动力。

最后,余姚市首届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沈彩凤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点评与指导。沈老师充分肯定了参评的十六位老师,指出他们的论坛都能突出以下共性:“一、内容丰富,策略有效;二、案例典型,示范性强;三、目标明确;指向幸福;四、责任心强,富有激情;五、理念先进,富有爱心 ”。老师们的故事虽各有千秋,但皆为班主任工作的深刻感悟与实践智慧结晶。他们的经验与策略不仅为参会者呈上了丰富多元的教育智慧盛宴,更为德育工作开辟了全新路径与创新思维。通过这些分享,我们清晰见证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懈努力的卓越风姿。在肯定之余,沈老师结合本次论坛主题也诚恳地指出论坛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少老师对科学育人的具体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普遍具有泛泛而谈的弊病。

三、展望未来:育人与幸福的德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而教育是一场缓慢的唤醒工程,其中的幸福感弥足珍贵,它来自于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学生学有所成,学生有情有义,学生认真听话……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一些不良习惯频繁出现的学生时时影响着班风,也时时困惑着班主任,这种困扰让班主任和所有任课老师的教育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找到科学育人的方法指导这些学生更快地成长,让所有教师能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是我们班主任的德育使命。

班主任工作不仅仅是“认真教书”,“管理班级”,更要注重“用心育人”。班主任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和艺术,做到“方法巧,效果好”;更需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来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科学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助力广大班主任解锁教育幸福密码,为莘莘学子成长筑牢根基,携手迈向优质育人新征程!与会的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最后的合影中共同承诺: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将继续秉持匠心,以爱为舟,以智慧为帆,在德育的广阔海洋中破浪前行,为余姚的教育事业担起育人与幸福的德育使命。

一次活动,一次收获。拉美特利说:“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诚然,幸福就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就是与别人分享的。相信全体班主任都会在探讨科学育人策略的道路上提升教育幸福的指数,进而带着幸福的微笑教育,为孩子未来 的幸福奠基。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