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交流 共绘高质教育蓝图 ——省教育厅2024年“百人千场”专家名师赴永康送教活动
作者: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4-12-11 点击数:
12月10日,省教育厅2024年“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到永康市唐先学校和芝英小学。全市320余名小学数学和小学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享这优质教育的饕餮盛宴。
小学数学专场
浙江省特级教师胡静老师执教四年级《可能性》,她以充满趣味性的摸球游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巧妙地将摸球游戏与抽奖游戏融入整个课堂流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既活跃又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实验”,再到“理论分析”的完整摸球统计与分析过程。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随机现象中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存在大小差异的,并且理解在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的数量越多,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数学原理。
浙江省教坛新秀严欢明老师执教二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她以学校的篮球特色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全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数学学习的实践感受。严老师鼓励学生分享各自采用的方法,依据收集到的数据,设计制作统计表,让他们初步领略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巨大价值。学生们对数据的敏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数据处理与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先学校骨干教师施筱璐执教四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她巧妙地以西天取经的经典故事为引子,将学生自然而然地牵引至问题的核心。通过她精心设计的连环追问,学生渐渐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地概括出这一数学规律,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最后,她以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点燃了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探究的热情。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袁晓萍结合课堂作题为《让数据分析成为学生思维的一种习惯》的专题讲座。她提出了数学探索规律中,教师要拉长探索过程,让不完全归纳尽量“完全”;对数据分析而言,学生应从“事物分类”过渡到“数据分类”,从具体到抽象,强调联中学、做中学,用中学;袁老师还强调了新时代培养的未来公民需要有数据胜任力,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语文专场
芝英小学校长王碧君和二(3)班的孩子带来了《鸭子骑车记》绘本读写教学。她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演让孩子们快速的记住了这只勇敢追梦、坚持自我的鸭子。接着王校长运用小组合作共读、表格填写梳理故事梗概等方式,增加孩子们对于绘本阅读和写话的兴趣。
衢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徐国良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我的拿手好戏》,徐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自“说”自“画”,上台讲述“拿手好戏”精彩之处;评价环节,以范文为支架,提炼出写好“我的拿手好戏”的要素,让学生对照评价。精简的课堂,出彩的学生,让我们不由惊叹:作文课也能如此有趣有料!
杭州市余杭区名师、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瑛老师带领二(1)班孩子们学习《雾在哪里》。王老师通过随文理解、朗读感悟、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孩子们体会雾的淘气,领略雾的美丽,可谓是见雾是雾进入文本,见雾非雾跳出文本,见雾还是雾,在你眼中雾是什么,再次进入文本,让听课者耳目一新,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万物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省特级教师施燕红结合上午的课例,进行了《习作单元的整组设计与实施——以四下习作单元为例》的专题讲座。施燕红老师从新课标要求、教材编排理念、习作单元定位、单元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与阐述,呈现生动的教学课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指引老师们攻克习作单元教学难关。
同研共修促交流,笃行致远共成长。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共同学习的平台,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交换。活动中,老师们如获至宝,积极借鉴他山之石以雕琢自我,汲取百家精华以丰富自身。在专家名师的智慧启迪下,老师们满载思维碰撞的火花,将所学融入实践,不断反思前行,矢志不渝地追随名师足迹,共同探索并追逐那片更加璀璨的教育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