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学校干部沪善研修:为学校德育(关工委) 与安全管理赋能

作者:彭加友 时间:2025-03-05 点击数:

2025年2月25日至3月1日,由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市教育局相关科室、中小学、幼儿园等部门近60人组成,前往嘉善县和上海市开展为期五天的实地考察与研修学习,重点了解当地学校的德育管理、校园安全、校园文化建设、五好关工委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研修班的第一站是浙江省嘉善县,考察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初中部和亭桥小学,重点参观了学校的智慧校园安全系统。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学员详细了解两所学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包括智能监控、家长车辆接送、校园安防平台等系统的应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陈大伟校长带领参观并作介绍沉浸式安全教育系统讲解,指出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学校安全防范能力,为师生创造了更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嘉善县教育局安全科范雪飞科长介绍了嘉善县学校园防冲撞、校内人车分离总体情况、校园安全管理经验,并分享了近年来在校园安全、应急处置和危机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第二天,研修班一行赴上海进行后续学习。开班仪式由市教师进修学校副书记、副校长林基主持。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丽霞、团工委书记林建及安全监督科科长涂叶新就各线对此次培训分别作具体要求和任务布置。

随后研修班学员参观了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深入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考察了该校在“五好关工委”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际成效。文来实验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朱君为大家分享学校德育工作:文来实验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各项德育建设工作,构建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温度的德育体系,成为当地学校德育工作的标杆;学校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开展了多样化的德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学校的朱伟强老师为研修班学员详尽阐述了有效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工作的策略。朱老师深入讲解了如何充分利用“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的资源,结合社会力量引导学生德育;同时,他也分享了学校如何引进特殊人才,通过开展特色课程和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为研修班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学员纷纷表示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和创新关工委工作。学员还参观了学校非遗文化皮影戏博物馆。

在接下来的研修时间,学员还听取了五场专题报告。报告恰似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教育领域的探索者们照亮前行的征途。诸位专家以其深厚的理论造诣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对五好关工委、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度解读,令在场学员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上海市教委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主任张伯安,在《五好关工委的建设与实践》报告中,凭借其多年深耕教育行政领域的丰富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精妙融合。从政策的深度剖析到基层实践的生动案例,张主任不仅为五好关工委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更以其亲身经历的宝贵实践经验,为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清晰且切实可行的路径。

上海虹口区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指导中心专职副主任汤立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魂》讲座里,展现出非凡的理论洞察力。他对校园文化核心要素的精准提炼,源于长期扎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一线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汤主任将晦涩的文化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结合众多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使学员们深刻领悟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为各学校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叶王蓓,在《德育评价体系建设》报告中,充分彰显了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叶王蓓副教授从哲学和教育学的多元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德育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为学员带来了极具创新性的实践思路,帮助学员突破传统德育评价的局限,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上海市德育正高级教师、杨浦区教育学院家庭指导中心主任沈丽瑾在《班级文化与管理》讲座中,凭借其在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策略。沈主任将抽象的班级文化理念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管理实践案例,让学员真切感受到班级文化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同时也领悟了如何将先进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方华,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报告中,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方主任不仅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通过展示大量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育人机制。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学员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家校社合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学员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家们的智慧结晶。时而为专家们精妙的理论阐述所折服,时而因专家们生动的实践案例而深受启发。通过与专家们的思想碰撞,学员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教育实践的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经过五天的实地考察与学习,学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先进地区在校园安全、德育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还加深了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认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