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技能,助力专业成长——嵊州市小学语文90学分培训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作者: 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近日,来自嵊州市各小学的七十多位小学语文老师迎来了90学分混合式培训的第一阶段授课。培训中,多位资深的语文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课堂诊断与互动点评、小组讨论与交流等形式,与参训教师分享了他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实践。

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王自文老师以《基于核心素养 优化学科实践》为题,娓娓道来。王特首先提出:新课标新在哪里?——即新教材、新教学、新评价的一致性。然后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学员们展现了新教材是如何在编排上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因此,教师要以“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为指引,进行学科实践。在教学时,应强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读写一体,追求教学评一致性。强化学科实践活动,真正从学习知识走向关注育人,从知识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能力教学。

聚焦思辨点亮课堂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镇海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沈晓敏老师给参训的老师们作了《指向思辨的小学语文关联性教学研究》的主题讲座。沈老师围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这个话题,指出其作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理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沈老师用大量的课堂实例告诉老师们,在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综合性,以此来点亮学生课堂,培养其深度阅读习惯、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增强其表达能力。

互动评价,优化教学:浙江省特级教师、安吉县语文教研员张卫其老师与我们共享的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的专题讲座。张特结合观摩课,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要求""教学评一致的设计流程""以评促学的教学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追求"四个方面,精准指出,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它旨在将评价融入教学中,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它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

坚守初心,物欲不侵:浙江省特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丽佳老师以《追寻教育理想,坚守初心》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畅谈了对自己、对学生、对同事以及对家长这四方面的感悟。讲座的开头,杨特分享了儿时旧照以及胎记的故事。她幽默风趣的发言让参会的老师时而笑声满堂,时而沉思冥想。杨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从教后22年的故事,满屏的荣誉熠熠生辉,背后的故事却满是辛酸。她却微笑着说:“生活已经吻我以痛,我却对生活报之以歌。”杨丽佳老师表示:困境是上天用来磨练我们心智的,是成长路上的一份厚礼。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讲座最后,杨老师以一段话与我们共勉,谆谆教导我们要把教学当做一种信仰。

以生为本教学相长:浙江省教坛新秀、湖州市教学明星‌张霞老师给参训教师带来了《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区域命题实践与教学思考》的精彩讲座。张老师指出,试题的命制反映着课改的方向,传递着课改的理念,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语文教学的常态,体现本色语文,品位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是命题的指导思想。重视基础,考察能力,这是命题中的重点。最后,张老师言简意赅地提出,考试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测查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功能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让考试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每一次培训都有很多的收获,每一次学习内心都被触动。学员们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在实践中突破。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必将用收获的满满的教学技能,用智慧和爱心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让小学语文教育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童巧珍)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