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共探语文教育新路径——记诸暨市初中语文中级教师“关键问题解决”92学分培训

作者:应乃金 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美丽三月,春意盎然。诸暨市初中语文中级教师“关键问题解”92学分培训如火如荼展开,全市111名初中语文老师参加。本次培训汇聚了多位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新课标理念、深度教学、大单元设计、文本解读等热点话题,为参训教师带来了一场教学盛宴。

一、深度教学解读:从文本到课堂

正高级教师、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林忠港老师在《教学解读的深度与教学设计的温度》讲座中,以鲁迅作品为例,展现了如何通过“一字立骨”法实现深度解读。《孔乙己》:抓住“笑”字,剖析孔乙己与看客的形象,揭示社会冷漠的深层主题。《故乡》:以“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人际隔阂与时代变迁,直达小说主旨。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毕于阳老师的《素读:深度备课与科学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则强调教师应摒弃依赖教参的习惯,回归文本本身。他以《阿长与〈山海经〉》和《孔乙己》为例,通过逐字逐句的素读,挖掘出“曲尺形柜台”象征的三个世界(权力、金钱、劳动),让教师们重新认识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性。

二、大单元教学与系统思维

嘉兴海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周侗艳老师的《基于系统思维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设计》聚焦新课标要求,提出以任务群模式整合单元教学。以八年级回忆性散文单元为例,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梳理文体特点,设计跨文本联读活动。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倡导教师从单篇教学转向单元统整,提升教学站位。正高级教师、温州鹿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郭传兴老师更深层次地阐述,在《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任务拆解需基于学情”,并以《故乡》为例,通过对比人物变化、关联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设计分层学习任务。诸暨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方桂琴老师则以两堂省级优质课的课例向老师们讲解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

三、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化学习

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劳新华老师在《整本书阅读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中,以《朝花夕拾》为例,提出三阶段阅读法:快速诵读:整体感知内容。专题赏读:聚焦主题与语言特色。情境研读:结合真实问题深化理解。这一设计为名著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助力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

正高级教师徐文凯老师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命题探索》指出,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是综合性、探究性与实践性。他通过分析试题案例,强调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如将《朝花夕拾》与历史、美术结合,拓宽语文学习的边界。新昌县初中语文教研员俞赛琼老师则从教师成长角度出发,呼吁教师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阅读者”,并以古诗文吟诵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

培训尾声,学员们通过汇报课与论坛分享学习成果。本次培训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更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指导,助力语文课堂焕发新活力。从深度解读到跨学科融合,从单篇教学到单元统整,我们看到了语文教育的无限可能。期待老师们将所学融入实践,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