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携手共成长 科学课堂绽光芒 ——2025年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赴余姚送教下乡
作者: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采撷春日一缕柔光,怀拥科教热忱之心,开启知识传递之旅。4月3日,我校迎来了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赴余姚送教下乡活动。学校有幸邀请到了徐春建、陈灵、赵燕娜三位专家莅临我校,为我们传授宝贵经验、分享教育智慧。本次送教活动安排了精彩的展示课、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同时,余姚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詹晓颖老师也莅临现场观摩,来自余姚市多所学校的八十多位科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不同种类的动物》骆佳璐
首先,来自余姚市河姆渡镇中心小学的骆佳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年级下册新教材中《不同种类的动物》一课,她是余姚市教坛新秀。骆老师创设了去宁波动物园参加云研学的情境,迅速激发了301班同学们的探究欲。随后,骆老师依次通过研学任务中的基础挑战和进阶挑战,让学生认识了不同动物的骨骼标本,并找到了它们的相同点——脊柱。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骆老师精心准备的动物图卡和动物简介,学生通过找一找、贴一贴、说一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动物的不同分类方法急分类依据。整节课下来,骆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且脉络清晰,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模拟安装照明电路》赵燕娜
接着,由杭州市钱塘区钱江小学的赵燕娜老师接棒,带来了《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课,她是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区首届骨干名师。赵老师以地震后灾区迅速建造起一批活动板房,急需安装照明作为导入。随后,带领404班的孩子们依托项目化学习,学生分组设计电路图并动手实践,培养工程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照明电路的安装和分布,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绽放。赵老师顺势带领孩子们探讨在这个照明电路中的电流回路,逐步引导孩子们的思维向着更高层次进阶。整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流畅而自然。
《动物联欢会》陈灵
第三节课是来自杭州市小营巷小学书记、校长陈灵老师带来的《动物联欢会》。陈老师是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这节课以“森林电视台动物联欢会”为情境,紧扣一年级学情设计活动,体现了三大亮点:首先,情境创设真实有趣,通过视频展示常见动物特征,有效唤醒学生前认知;其次,活动设计层次分明,“模仿-猜谜-本领探究-创意表演”三环节由表及里,既训练观察模仿能力,又引导思考动物的动作、外形特征、生活场所;最后,教学具设计极具巧思,动物信息卡采用图文结合形式降低阅读难度,蚂蚁触角头饰、蜗牛壳背包等道具将抽象特征具象化。整堂课将科学探究融入戏剧表演,在趣味互动中培养了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尤其是通过模仿动物任务,使学生切身感知动物身体结构、行为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理念。
《2024版新教材(一下)解读及教学建议》徐春建
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人民政府“131”人才、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分会副秘书长,现为教科版《科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徐春建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2024版新教材(一下)解读及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徐老师指出,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实验下水对于保障教学顺利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务必提前开展实验操作,只有教师自身对实验流程、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应对方法了然于心,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准确且有效的指导。在一年级《常见的动物》单元教学中,徐老师大力倡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自然观察环节的核心在于对生物特性的密切关注。就拿蚂蚁来说,蚂蚁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应激性是其显著特性之一。当蚂蚁突然被置于陌生环境时,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的状态,这无疑给学生的有效观察带来极大阻碍,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蚂蚁还具备社会性,在面对食物时,它们的本能反应并非自行食用,而是优先将食物搬往有蚁后的地方,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充分体现了蚂蚁群体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徐老师期望全体教师能够深入、认真地学习好新课标。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将实验下水与自然观察等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撷一缕春日的清幽芬芳,凝一份教育的诚挚真情。本次送教活动,课例精彩纷呈,讲座干货满满,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必将此次活动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小学科学教育的道路上勤勤恳恳、努力前行,践行所学所思,共赴美好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