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育人沃土 赋能乡村教育 ——记文成县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送培活动

作者: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 时间:2025-04-22 点击数:

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4月17日,文成县魏丽红、陈丹丹、陈旭琴、刘美琴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送送培活动首先在巨屿镇中心学校开展。本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示范课、微班会展示、专家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乡村教师带来一场“接地气、可复制”的德育实践盛宴。

上午场:主题班会,瞄准成长痛点 ——三节班会课紧扣学生成长真实需求,以创意设计破难题

第一节主题班会由周郑丹老师执教《劳动DNA:解锁成长密码》。本节课以“劳动DNA”为隐喻,通过情境化、项目化、生活化的设计,将劳动教育从“认知认同”推向“行为自觉”,是一节“有政策高度、有思维深度、有实践温度”的优秀主题班会。其创新之处在于:用“大齿轮”板书具象化抽象概念,用“打卡计划”破解习惯养成难题,用“无贵贱之辩”升华劳动价值观,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参考。

第二节主题班会由赵慧娜老师执教《告别“手机控” 争当“自律侠”》。本节班会以“游戏化活动链”突破说教窠臼,用“气球隐喻”“自查量表”等创意工具直击行为矫正难点,完成从“现象认知”到“策略生成”再到“价值观内化”的三级跳。其创新价值体现在:用“消消乐”消解焦虑,用“自查表”呼应双减导向,用“人生选择”升华自律意义,是一堂有趣有料、见行见效的新时代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

第三节主题班会由朱雪芬老师执教《告别“假努力” 拥抱“真成长”》。本节班会以“假努力”这一隐形学习杀手为靶心,用“诊断—体验—对抗—契约”四步法层层破局。亮点在于:用“记忆力竞赛”打破认知茧房,用“扑克牌博弈”打通知行壁垒,用“搭子契约”构建成长共同体。整堂课既像一堂“学习诊断课”(发现问题),又像一场“策略训练营”(解决问题),更是一次“成长动员会”(持续行动),真正实现了“破假象、见真章、促长效”的教育目标,为初中生学习效能提升提供了生动范本。

下午场:微班创变,玩转教育智慧——两节微班会以“轻量互动”展现“育人巧思”

首先,由林芬芬老师带来《网络用语我“慧”说》的微班会。本课以“数据锚定问题—情景触发反思—古今唤醒审美—任务驱动行动”为脉络,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亮点在于:用“今文古译”重构文化自信,用“朋友圈任务”打通知行壁垒,将“规范用语”这一抽象要求转化为学生可操作、乐实践的“语言使用指南”,堪称“轻量设计、重磅生效”的语言素养培育范例。

接着,由刘佳丽老师带来《学业牌局我来打》的微班会。此课堪称“心理唤醒课”与“行动训练课”的完美融合。亮点在于:用扑克牌打通认知任督二脉,用策略卡拆解努力最小颗粒,用击掌誓言激活同伴监督网络。整堂课像一场“学业急诊”——快速诊断(烂牌是什么)、精准开方(暗牌怎么做)、强化复健(行动怎么盯),真正实现“轻量设计、重磅生效”。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用“3分牌打到8分”的务实哲学,教会学生与不完美和解,向可能性进发,为青春期学业迷茫提供了一剂“清醒而不鸡汤”的解药。

吕文晓老师以《用“游戏思维”设计班会课的4把金钥匙》为题,结合五节课例提炼实战锦囊:情境化任务、角色化体验、闯关式激励、延伸性契约,为乡村教师揭秘“让班会课像游戏一样上头”的设计密码。

苏彩宋老师的专题讲座《班级文化创建的一点思考》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线,结合实例详解管理之道:物质文化中,通过个性化座位分区、卫生责任包干、书包收纳示范等细节培养学生秩序感;制度文化中,借午睡、班服礼仪等形式深化规则认同;精神文化上,以班旗设计、荣誉积分激发集体向心力。更创新推出用“情感连接”深化师生关系,用“家校协作”构建共育网络,让常规管理浸润于文化滋养,实现"他律"到"自治"的温情转身,助力乡村班主任破解管理难题。

活动现场掌声与笔记声交织,一位乡村教师感慨:“原来班会课可以像探案一样有趣,班级管理能用‘游戏攻略’轻松破局!”工作室主持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可迁移的创意、可落地的工具”为乡村教育注入源头活水,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每一片希望的田野上。

据悉,本次活动共分三个节点,接下来还将在二源镇中心学校、周壤镇中心小学开展类似活动,以覆盖全县乡村班主任受此洗礼。

文成县教育研究培训院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