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赋能启新程 智慧领航筑匠心

作者: 时间:2025-05-07 点击数:

春深日暖,万物竞发。科研聚力,共育桃李。4月29日—30日,在武义县继续教育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隆重开启为期两天的“科研赋能教师成长”送培活动。

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4个校区的教科室主任作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分享,4个校区的优秀班主任作了班级管理与科研融合的经验分享。

杭州滨江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李国亮老师作了题为《从评审视角:谈教学论文撰写的三大要素》的讲座。李老师提出选题需聚焦教改热点与实践痛点,遵循“切口小、表述简、创意新”原则;论文结构应规范严谨,用专业叙述替代简单课例堆砌。最终提出“论文如衣”的创作哲学,唯有反复打磨、深耕教学实践,方能产出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优质成果。

浙江省师德楷模、感动杭城十大人物高瑶琼老师《以赛促研 修己达人》用“以赛为梯”的成长智慧诠释班主任的科研觉醒。高老师以“向日葵班”为实践田,打造“一间好玩的教室”育人生态,通过开展各种“好玩”的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其中,共同设计,让家校共育从理念落地为可触摸的成长轨迹。

余杭区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得主金秋燕老师作题为《逐光聚能 科研助力》的讲座。金老师的“小蚂蚁之家”以“‘蚂蚁’成团 三‘凝’成结”为内核,编织温暖育人网,打造“高凝度”班集体。通过游戏引领,设立蚂蚁盟军、蚂蚁帮帮组、心愿抽奖箱等活动让“小蚂蚁之家”形成自信、有爱、尊重的氛围。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德育正高级、特级教师许丹红老师《只要上心一点点 你的成就将无数点》从自己的成长之路讲起,用多年德育经验凝练出阅读与写作是科研的两把钥匙,更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双翼。她以大量真实案例证明——教育科研就藏在教师日日耕耘的细节里。这场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智慧,又有触手可及的策略,为教师们揭示了科研与班级管理的深度融合之道。

此次送培活动不仅是方法的传递,更是教育情怀的唤醒。希望全体教师带着这份收获回归课堂,让科研之光照亮每个教育日常,在教育的沃土上培育出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

  • 附件【IMG_7631.JPG】已下载
  • 附件【许丹红.JPG】已下载
  • 附件【李国亮2.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