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 筑基新程 —— 记永康市中小学美术新教师成长之路
作者: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5-06-03 点击数: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肩负起提升新教师素养的重任,本学期为助力中小学美术新教师的成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新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示范等,助力新教师把握美育方向,融合创新教学,挖掘地域文化,提升专业素养,为美育注入活力,推动美术教育发展。
课例领航,开启美育新篇
在永康市美术学科培训活动的舞台上,课例展示成为了新教师成长的灯塔。程柳甜老师执教的《小小建筑师 —— 五金艺术生活馆》,以五金文化与建筑艺术的融合为切入点,借助 AI 技术与小组协作,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与文化自信;陈聪颖老师带来的《水墨画鱼》,通过“笔画变鱼” 游戏,将书法用笔融入水墨造型,以趣味游戏化解技法难点,实现技法与意境的自然融合。
这些课例为美术新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范式。新教师们在观摩中学习如何依据学生特点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技法与创意的碰撞中提升艺术素养,开启美育教学的新篇章,为新教师们如何将地域文化、现代科技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提供了范例。 专家引领,点亮成长之路
金华市教坛新秀胡菲菲老师分享了“特色文化街我来造”项目学习案例,以“解放街”为载体,围绕“如何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解放街”核心问题,从文化资源挖掘到空间改造策略;从“老街旧巷”到“沉浸式文化场域“;从“项目实践”到“文化基因播种”,让学生在再造街区的过程中建造自己对家园的深情,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与综合能力。
浙江省教坛新秀施文韬老师和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启云为美术新教师的成长点亮了明灯。施文韬老师分享了美术新教师备课的系统化策略,指出新教师应从新课程标准入手,反推作业设计,在课标大任务中寻找驱动性任务导向,为新教师备课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方向。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启云老师则强调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专业基础、感知时代精神、植根校园文化,以校本课程实践中的坚守与创新相融相通,新教师们得以从专家经验中汲取力量,明确成长路径,朝着成为优秀美术教育者的方向稳步迈进。
理念指引,迈向专业新程
围绕“新时代美育实践”主线,永康市美术学科培训活动为新教师们带来了前沿的美育理念。浙江省教坛新秀陈楚玄老师对美术与美育关系的剖析,使新教师们认识到美育应突破传统技法,构建多维育人体系。胡圣堂老师和刘紫微老师分别通过《线条的魅力》和《彩色拼贴画》课程,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深化对传统美学精神的体悟。
立体化的培训模式,为新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美育教学实施框架。新教师们在这一系列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向着专业成长的新征程大步迈进,逐步成长为美育领域的坚实力量,为美术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美育新实践,激发创新活力
“新时代美育实践”系列活动注入新活力。石柱初中的张馨云老师执教《美丽乡村》,通过展现乡村风貌图景,以美术赏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美化生活的意识。清溪初中的胡小雪老师借助 AI 实现古今对话,带领学生学习瓶花艺术,学生在与 “古人” 的三段对话任务中,从择瓶制瓶感受造型之美,在插花环节体会生活美学,于赠花过程感悟情谊之美,课堂充满趣味与温情。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王昭老师分享《从教材到课堂: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策略与实践》,强调研读新课标、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以 “探索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激励教师持续创新,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新教师收获颇丰。通过课例展示、专家引领,他们掌握了创新教学法,明确备课思路,学会扎根校园文化开发课程。同时拓宽视野,提升育人能力,构建起美育教学框架,增强了专业自信,明确了成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