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环市教师综合素养培训第三阶段暨结业典礼在教师进修学校隆重举行。本阶段以"文化传承与艺术修养"为核心主题,通过非遗剪纸、硬笔书法、国画赏析三大课程模块,为参训教师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修盛宴。
【非遗传承:匠心育人的创新实践】
坎门中学颜民民老师主讲的《剪纸技法入门》课程,创新采用"双师课堂"模式。在掌握"对称剪""镂空剪"等传统技法基础上,清港中心小学陈云环老师团队开发的《剪纸中的数学之美》课例,巧妙地将几何知识与非遗技艺相结合。"每一刀剪纸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每一次教学都是对匠人精神的诠释。"陈老师在分享时如是说。
【书画同源:教育美学的深度探索】
浙江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云平老师的《硬笔书法技巧》课程,从"笔法、字法、章法"三个维度重构了板书教学体系。特别设置的"板书设计工作坊"中,玉环中学附属中学谭文琳老师创作的《古诗书法板书系列》,因兼具艺术性与教学性,被选为市级教师培训示范案例。
【国画赏析:文化自信的课堂表达】
本次培训新增的《中国画鉴赏与教学应用》课程由知名画家李支凌主讲。通过"名作赏析-笔墨体验-教学转化"三个环节,参训教师不仅领略了《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的意境,更掌握了将国画元素融入学科教学的方法。坎门一中林冰清老师开发的《水墨古诗》课例,让学生在品读诗词的同时感受笔墨韵味。
【传承启新:教育匠心的时代使命】
正如学员代表潘慧慧在结业感言中所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美学的引路人。这次培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匠心经营的艺术。"
三期培训以"阅读-技术-文化"为主线,系统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体系。参训教师提交的96份实践成果,充分展现了玉环教育人"知行合一"的专业追求。下阶段,玉环市将持续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工程,让文化传承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