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基本理念和要求,2025年10月10日,瓯海区“基于单元整体”小学英语新教材教学第三次研训暨“新常规 新课堂”研讨活动在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小学部阶梯教室举行。瓯海区教育研究院教育科研研究室主任韩紫微老师,瓯海区小学英语教研员丁邱邱老师,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赵强先生,以及瓯海区小学英语教师近百来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
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小学部黄洁梦老师即丁邱邱名师工作室学员,执教四年级语音课PEP3 Unit2 A Letters and sounds。黄老师围绕Friends为话题展开教学。在热身环节,充分利用单元音视频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新知教授环节,黄老师通过Zip和Zoom在读书的情境引出新知,以Why are they friends?为主线贯穿整个语篇,衔接自然流畅,重难点突出。在操练巩固环节,设计多种层次多种维度的关于“sh”的练习,落实巩固了字母发音,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课后,黄老师围绕“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的主题,分享教学感悟,为现场的教师提供宝贵的经验。黄老师以在“主题意义中用发音”为核心,聚焦语篇意识,拼读能力,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完整呈现了语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语音教学与多维度能力培养的融合价值。
评析&讲座
结合黄老师的课例,丁邱邱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Letters and sounds板块教学课堂样态,为老师们在单元整体框架下开展语音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丁老师结合三次研训中四上第二单元六个课时的课例,为全体学员进行了《基于单元整体的各核心板块目标设定及达成》的讲座。丁老师系统阐述了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科学设定并有效达成小学英语各核心板块的教学目标,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了极具引领性和操作性的实践路径。
讲座的核心在于“整体统领,板块协同”的理念。丁老师强调,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首先立足于对整个单元主题语境与核心语言的深度解读和全局把握,确保方向统一。在此基础上,将单元总目标有机分解、精准落实到每一个核心板块(如对话课、词汇课、语音课、读写课)之中,使各板块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教学,而是承载特定功能、彼此关联、层层递进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目标设定上,丁老师通过具体课例,示范了如何依据学情和板块特点,将宏观的单元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可测评的课时目标。例如,词汇对话课侧重语言输入与初步操练,语音课聚焦拼读规则与正迁移,阅读课重在语篇理解与语言应用,任务活动课则实现综合输出与交际运用,形成一个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完整学习闭环。
在目标达成策略上,讲座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心的话题情境创设、任务型活动设计和语言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逐步达成预设目标,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地。
整场讲座理论结合实践,有效解决了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目标割裂、环节散碎等问题,为教师们践行新课标理念、用好新教材、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专业引领。
专家引领
为提高小学英语老师的课题写作能力,扎实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室韩紫微主任为我们带来了《小学英语课题文本(方案及报告)》的专题讲座。韩老师分享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包括构思、论证、执行和撰写报告的步骤,特别强调了“三个论证”的重要性,即初始、中期和结题论证,指出调整问题、方法和预期是研究进展的关键。文献研究被提及为获取深入理解和灵感的重要途径,建议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同时,写作和实践计划的重要性也被强调,提倡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持续调整和改进来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最后,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不断学习和扩展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活动最后,丁邱邱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发言。丁老师强调,教师在备课时,要以新课标为核心依据和方向指南,确保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均紧扣课标的要求,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次活动干货满满,既深化了我们对新课标下单元整体教学的认知,将语篇与素养融入教学设计;也明晰了课题撰写要点,让教学实践与科研探索双向赋能。未来我们将以训促教,让课标落地课堂,以课题助推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