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鲁迅经典 探教学新径——记2025(下)瓯海区初中语文32学时研训活动

作者: 时间:2025-10-16 点击数:

金秋十月,是收获与沉淀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共研共进的良辰。根据本学期研修计划,2025年10月10日下午,“初中语文基于核心知识理解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培训”第一次集中研修在瓯海区梧田一中举行,来自温州大学的陈智峰教授为在座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与教学设计举隅》的专题讲座。

陈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独到的教学见解,为老师们构建了一个清晰而富有深度的鲁迅作品教学框架。他从 “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与教材定位” 这一根本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鲁迅作品的特质及教学价值。围绕 “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文本解读”这一主题,陈教授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故乡》等鲁迅经典作品,带领老师们浸润文字,探寻鲁迅先生冷峻笔触下的深沉忧思与温暖底色,提供了诸多精妙而新颖的解读视角。

理论最终要服务于课堂实践。陈教授的讲座重点落在了“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上。他旁征博引,举隅了大量生动、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从如何设置主问题引领课堂,到如何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深意,为老师们提供了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的一整套方法论指导,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

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一位老师提出了如何引导学生摆脱程式化理解,从而真正触及鲁迅作品内核与当代价值的困惑;另一位老师则关切地在文学素养与应试需要之间寻求平衡点。对此,陈教授进行了细致解答。他建议,应从鲜活的语言文字和真实的生活细节入手,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产生共情;而对于“平衡”之道,他则认为深度的文本解读本身就是核心能力,它既能提升学生素养,也正是应对高阶考试的不二法门。

在活动最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林爽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在座老师的学习态度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时勉励全体语文教师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课堂上,更精准、更生动地引领学生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

本次研训至此圆满落幕。它如同一场思想的及时雨,不仅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与实操范例,更通过真诚的互动答疑,澄清了迷雾,坚定了方向。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