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启动新教师培养“苗子”工程

作者:ron 时间:2011-09-21 点击数:

9月16日,来自全县各中小幼学校的80名新教师在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新教师“苗子”工程启动仪式。宁波市师训中心师训处处长陈全英教授、宁海县教育局应小星副局长及人事科赵广威老师、宁海教师进修学校娄亚文校长、柴冬青副校长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这项新教师培养“苗子”工程学员按学科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小学语文、数学等8个班级,由县学科顶尖名优教师组成的9名首席导师与8个导师团指导,并配备8个联络员和培训基地,共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旨在为冲击市、县学科骨干教师打造一批后备力量。

据悉这项师训工程是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经由各学校推荐,区域研训共同体初审,选拔工作三四年内的优秀新教师苗子,尤其侧重工作态度并注意区域平衡,然后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经过业务测试、面试和现场上课等环节最终选拔确定80名苗子作为新教师培养“苗子”工程的第一批学员。为实现培训的目标与要求,根据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培训对象的现有条件和情况,强调前瞻性、实用性、针对性、精炼性和研修性的原则,培训内容采用集群模式课程,具体由专业道德类、专业知识类和专业技能类三大模块构成。工程采用了“导师+基地”的首席导师负责制模式,同时十分强调所在学校的管理培养和学员个人的自修自练,并通过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外地集训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培训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培训,使学员的基本素质、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得以较大幅度提升,使其达到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为名师培养奠定基础。学员还有具体显性的目标包括读书论文课题等要求。培训考核贯穿于培训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对象涉及学员、导师、联络员及管理者(项目负责人),其中对学员的考核主要针对其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两方面。

启动仪式中,宁海教师进修学校娄亚文校长首先发言说精挑细选这批新教师“苗子”参加三年有目的有意识、专家引领式的系统性教师培养工程,很有意义:第一、从教育发展大局看,有战略意义,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是宁海县教育史上有突破性的创新工作。第二、“苗子”工程策划方案很成熟,根据宁海县师资队伍实际情况与需求,并结合本县教师培训经验,由宁海县教育局提出并最终确定方案。第三、“苗子”工程实施保障条件明确、规范、有序。宁海县教育局专门设立基金,严格选拔学员,精心确定导师。第四、“苗子”工程策划过程科学合理,以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为依据,以打造学者型教师为目标。娄校长同时还为新青年教师梳理了成长过程中几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困惑及其突破,让学员们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了一个清晰宏观的整体认识。

宁海教育局应小星副局长认为开展“苗子”工程可以精心选拔有潜力的苗子,提前为其成才作准备;提高培训学员的目标设定,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籍此加大培养力度。他还殷切寄语学员们:学习要主动;决心要持久;工作要踏实;做人要诚实。另外学员代表对领导和专家精心组织这次新教师“苗子”工程也致以衷心的感谢,并态度鲜明地表示要以学习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结合实践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导师代表杨春丽则幽默地说他们导师愿做“拔苗助长”的工作,心甘情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用心血和智慧哺育苗子尽快成长。

最后宁波市师训中心师训处处长陈全英教授衷心祝贺学员们有这样的学习良机并希望他们在组织培训方的关爱下健康成长为大树,她还为学员们作了一次生动精彩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尽管有停电与炎热等因素干扰,但课堂气氛仍很活跃,学员互动积极。

(供稿: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杨小娣)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