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课 演绎不同精彩-——桐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学语文教学展示活动

作者:snn 时间:2012-03-24 点击数:

精心的教学设计,用心制作的课件,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简约而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听课的老师时而奋笔记录,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会心一笑,这就是桐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小学语文教学展示活动上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参加培训的老师齐聚桐乡振兴西路小学,分成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组,展示了各小组推选出来的优质课。

三年级组共展示了四节课,上的内容都是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女娲补天》。杨芸、胡中元、陈一英、施红梅等四位老师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分别对这堂课作了精彩的演绎。

看,视频上,女娲造出了一个个人,学生看得那么投入,感受人类曾经生活的快乐幸福,为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好铺垫。一声巨响,人类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学生又赶紧专注地阅读文本,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中感受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是杨芸老师带领学生在神话故事里徜徉;整体入手,细节落实,在胡中元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他很好地将前期理论培训中汪潮教授所讲的理念融入到了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和学生一起梳理故事大意,其中不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扶有放,学生学起来高效又轻松;自身良好的素养,扎实的基本功,使得我们听起陈一英老师的课来,似乎也做起了学生,从独具匠心的“塌下”开始,深入解读文本,一环紧扣一环,随着老师层层剥茧,思维来不得半点松懈,一节课的容量可以那么大,听下来,却一点都不觉得累。如何打造简约而有效的课堂,陈老师的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课堂上,内容再怎么紧凑,也不忘了停下来,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时间,这是施红梅老师的课堂,如何合理安排、穿插作业,这是施老师留给我们的思考。三年级,作为命题作文的起始年级段,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的谋篇布局,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这也是施老师的课堂特色。对于一直头痛于学生作文的我们来说,或许,我们太急躁了,常疏于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指导,却又希望学生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而这,往往是海市蜃楼。一步步,慢慢来,循序渐进,给学生一个缓冲、积累的过程。

五年级组的钱凤群、皱美春、吴云玉、黄莉芬四位老师以“关注文本,阅读感悟”作为主题,把五年级下册16课《桥》一文感人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独特新颖的构思,紧凑的环节在课堂上一一奉上,通过情感引路,使课堂气氛活跃,精彩朗读不断,学生兴致高昂。

课后,各小组评课的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小学语文教研员冯海方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冯老师从课堂的导入要有效、词语教学在课中落实、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结合课题做文章、教学中要有段式训练,总分段的渗透要明确四方面向学员们传授如何将一篇文章的教学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要求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要促进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制定教学环节时,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专家的引领下,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位上课教师以满腔热情,用恰当的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情感和文本的深入而奔腾澎湃,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桐乡教师进修学校 葛永腾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