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名师团队“走基层” 拱墅“和睦基地”成首站

作者:snn 时间:2012-05-03 点击数:

——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走进基层”(拱墅站)教学研讨活动综合报道

在春光明媚、生机蓬勃的四月,由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杭州市和睦小学承办的大型省级名师团队“走基层”活动如期开展。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团队首站来到拱墅,聚集在源远流长的古运河旁,相聚在拱墅区第一批“数学基地”之一的和睦小学,以团队展示的形式为广大基层教师传经送宝,共同探讨高品质、高效率的经典数学课堂。

4月19日、20日两天活动如期举行,和睦小学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来自全省各个地区的教师们翘首以待,期待这别具一格的研修、期待精彩的课堂。本次活动上课的团队分别是来自宁波的沈白军团队、嘉兴的朱国荣团队、金华的俞正强团队,和睦小学的张翼文团队,点评专家有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副站长吴卫东老师、浙江省小数会秘书长、省教研室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国家新课程标准制定核心成员、省小数会副会长、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省功勋教师、省小数会会长、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真可谓是名家汇聚、百花齐放。

19日上午,活动的开幕式由拱墅区进修学校郑研主任主持,拱墅区教育局张云雷局长致欢迎辞。张局长说,目前各地都在提“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是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现代化应该是着眼于学生在六年里身心是否健康、是否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希望这样的大型活动能经常放到拱墅,给拱墅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省教育厅师范处庄华洁处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站长骆伯巍先生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并希望参与的老师能抓住机会,积极参与,提高研修的实效性,同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和睦小学张翼文校长从发展中的和睦小学数学团队的不同阶段定位、发展中的和睦小学数学团队现阶段的工作进程、团队的未来展望及困惑三方面向来宾汇报了学校数学学科基地的建设情况。张校长以“退”、“远”、“慢”三个关键词阐述了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与团队建设的思考。他认为只有找到了适合和睦的教育,才能实现高效课堂。之后,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徐素群老师和张翼文校长带给大家两节研究课:六年级《确定位置》和三年级《连乘问题解决》。徐老师运用了现实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数对的意义,并在游戏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张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之前报告中阐述的“退”“远”“慢”的教学理念,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吴卫东老师的点评在充分肯定两位教师的独特思考与演绎外,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在我们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是否应该帮助学生在基于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优化算法;二、作为数学老师,我们的本体性知识是否应该更丰厚。

19日下午,来自宁波的沈白军老师团队,为大家演绎了三节常态的高效课:杨开远老师执教四年级的《植树问题》、郑水忠老师执教三年级的《角的初步认识》、沈白军老师执教四年级的《三角形的特性》。杨老师的课以“在一条24米长的小路一边种树”为基本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段数、棵树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轻松学会了植树问题。郑老师以“向太空发射一条光线”为情境,带领小朋友们去想象、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孩子们学得开心极了!沈老师的课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解读非常得透彻,通过用同样长的三条线段摆三角形让学生理解由此最多只能摆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的理解入骨三分。素来以“犀利评课”为独特风格的斯苗儿老师在点评时又以其幽默、风趣的基调使得会场的老师们频频点首,她提出教师应主动去研究教材,从单元教材入手去研究它的逻辑性,进行教材的重组,能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梳理出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教师们提供充分的教学素材。并引领老师从2011版的新课标中提出的“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去思考课堂教学。最后,留给老师们两个问题:1.四个团队上课和四个学校上课有什么区别?2.怎样的要素能构成一个团队?

20日上午的活动由嘉兴朱国荣老师团队承包,他们的展示形式有所不同,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的,朱国荣老师和他团队的何月丰老师各上一节《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何老师引导学生经历摆、画、量的操作过程去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长乘宽来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到量出长、宽来计算面积是最快、最简洁的。朱老师的课,则从估计三个图形的大小入手带领学生去思考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通过不断地思考“每行几个,有几行,共几个”,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计算的意义所在。当遇到学生难理解的问题的时候,他不断地进行追问,不断地进行问题的调整,带着学生一步步去理解去学习。团队汇报中留给大家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们的网络研修形式以及用前测、后测来定位学生学习起点的实践方式。朱乐平老师的点评又以他一贯的睿智大气的风格展开,他从实证研究和课例研究两方面肯定了团队研究的真实性,并提出小学教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出于对数学本源的考虑,应该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他还提出在数学上有一种叫“种子课”的课应该怎么去上,教师应思考哪些思想方法与后续学习是有意义?他的发言带动了全场教师的互动,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20日下午的展示团队是金华俞正强老师带领的老师们,呈现给大家的是:唐峰老师的《观察物体》一课,他带领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用拍照的情境来理解怎样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吴志坚老师的《比赛场次》一课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画一画、说一说,寻找出最好的组合的方法;俞正强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一开始,学生就被他的随和、诙谐给征服了,同时也让紧张的学生慢慢放松下来。俞特对“鸡兔同笼”这一数学内容的解读与把握让全场惊叹,他将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逐一理解、沟通,让学生去理解感悟,将数形有效、无形结合,将“以学定教有预设”演绎得淋漓尽致。一节课下来,全场教师不时被被俞特的气场所折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连下课都忘了。随后,团队教师作了《“场”中闻“道”》为题的报告,重点汇报了“准备课”、“概念课”、“种子课”的磨课过程,在智者的带领下执着前行,让人领略专业的力量。钱金铎老师感叹俞特是一颗闪亮的“星”,并组织在场教师进行互动提问,俞特耐心解读用“逗”、“引”让学生开口回答,学会等待学会引导,将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广大一线教师对于两天的培训学习热情高涨,可见这样的培训形式是大家乐于接受并受益匪浅的。全省各地的名家泰斗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基层的教师们很好地阐释演绎了什么是高效课堂,我们的常态课堂应该向怎样的方向去行走。这样以团队承包展示的讨论研修形式既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又为大家研究高效课堂做了实实在在的引领。名师名校长“走基层”在拱墅的研讨还将继续,和睦小学是第一站,文晖中学是第二站,我们期待: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引领再继续……

(杭州市和睦小学报道)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