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凸现成效—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感悟式、蹲点式培训概述

作者:jsjsjxxx 时间:2012-11-08 点击数:

为打破以往传统教师培训“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局面,从上半年开始,我校把培训地点下移到学校,每学科以一所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的学校为蹲点培训学校,以“能力本位、问题破解”为立足点,以项目为抓手,以全景体验为载体,并以现场观课议课、专题讲座、观点报告的形式推广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即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

注重调研,找准项目针对性

为有效推进这一项工作,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4月,在解放路小学由市名师毛伟琴领衔举办小学语文“单元全景式教学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单元教材解读、整个单元教学观摩,期间,她个人展示了整个单元16节研讨课,同时展示了单元检测设计、单元预习指导、单元作业批改等,为参训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用教材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5月,在城东小学举办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培训,由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团队,分模块解读教材、展示教学;10月,在城南小学由衢州市名师周建青领衔举办小学英语单元版块分析及教学能力培训;11月,以推广实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程研究成果为主题,举办小学语文“开放式”课程培训,由实验小学教师和山东德州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专家团各自展示单元整体教学“预习反馈、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小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模块”五大模块教学研究成果。蹲点培训期间,教师们还体验蹲点学校常态下的各种教育活动及成果展示;还有撰写培训日记、培训反思和体验等,使培训具有独特性、真实性、情境性等特征。

六环驱动,突出培训主体性

1、听、看,充分了解蹲点培训学校的常态教学情况。在培训中,教师们做到仔细听、认真看,充分了解蹲点学校的常态教学情况。听介绍、听师生呼声、听疑难解答。看设施硬件、看文档资料、看人文景观、看班子结构、看师生精神状态,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相互印证。

2、问、议,重点关注教学中的难点与热点。培训加强了问与议的环节。要求教师勤学多问,追究事情本原,而不停留在表面,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人发言,提高教师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思、写,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教学的途径。 培训通过经验多向流动、小组讨论、集体诊断,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突出了教师培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主体性,真正体现了“蹲点式”培训的全方位、感悟式的深度体验模式特点。

供稿: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徐中华、廖水香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