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精彩纷呈——记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在南浔

作者:hz_nxyxzx 时间:2013-11-11 点击数: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下半年“百人千场” 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初中数学和初中科学名师送教活动走进南浔。南浔区500多名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初中数学和初中科学教师汇聚南浔实验小学、南浔锦绣实验学校、浔溪中学和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共享了此次盛宴。

课堂展示,名师领航

本次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引领,既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选派的名师,也有南浔区本地名师参与。

在小学语文活动中,南浔区双林庆同小学的芮建琴执教了《圆明园的毁灭》,兰溪市兰江小学副校长叶小平执教了《“有趣的怪石”——想象写话》,余姚市东风小学副校长邹渭灿执教了《看戏》,绍兴县柯桥小学校长洪志明执教了《给予是快乐的》。

在小学英语活动中,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的杨丹老师执教了PEP四年级新教材《Unit 5 Dinner’s ready》Part A Let’s spell部分,萧山区湘湖师范实验小学的陈儿老师执教了三年级《Unit 4 We love animals》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萧山区高桥小学的吴竞男老师执教了四年级《Unit4 My Home》Part A Let’s learn部分。

在初中数学活动中,南浔区浔溪中学张香明老师、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赵志英老师和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王飞红老师分别上了《深入一步——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折纸和勾股定理》和《一元一次方程》三堂各具精彩的课。

在初中科学活动中,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的姚惠芳老师执教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杭州市文澜中学的胡柳蔚老师执教了《组成地壳的岩石》,杭州市康桥中学的葛元钟老师执教了《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动能和势能》。

这些示范课各具特色,风格各异,高效高质,精彩纷呈。名师们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教学素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充满睿智的课堂驾驭艺术,及对学科教学生动而深入的诠释,使全体参训老师深有感触、受益匪浅。相关学科的专家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使全体参训教师更是受益匪浅。

专家讲座 理念指引

本次送教活动,还将送课下乡与专题研讨紧密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在理念上为老师们作了全新的引领。

小学语文,省特级教师洪志明老师作了《生本的语文课堂》的讲座。洪老师提出了“生本课堂”,教师要实现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转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这样的课堂,学生人人都在思考,都在倾听,都能表达,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杭州萧山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吴丽华老师给听课教师作了题为《载“语篇意识”之舟,扬“语用能力”之帆》的专题讲座,吴老师重新定义了语篇的概念,并简介了萧山区这些年来在语篇教学研讨方面展开的活动和取得的感悟,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指导大家从“活化交流语境”和“巧用教材插图”两方面去关注课堂语境。

初中数学,省特级教师朱先东老师作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的讲座。朱老师首先是非常细致地对八上数学新旧教材中变动的内容作了对比分析,对每个变动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次,朱老师针对新旧教材的变动,结合教学实例给老师们提出了三点宝贵的教学建议,分别是:一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二要理解新旧概念之间的不同关系及其学习类型;三要利用联系观点理解教材、处理教材。

初中科学,省教研厅教研室陈锋老师作了《如何修炼成为“成功教师”-----名师成长规律探索》的讲座,陈老师围绕教师成长的启示、问题、感悟三方面展开讲解,指出教师成长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哲学问题和和谐问题,教师成长是有规律可循,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强烈的责任感,教师成长的首要感悟之一是精神成长。陈老师通过丰富的事例和图表,结合自己的成长之路,鼓励激励教师们教书要有热情激情。

专家们的讲座,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是引领着老师们的精神成长。

且学且思 提升实效

听课、听讲座是一种学习,之后的反思更是一种再学习。且学且思,且行且思,才能更好地提高实效。南浔区研训中给本次参与活动的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期进一步提升本次培训效果。

如吴剑玉老师这样写:“语篇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存在我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也许一个词、一句话,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语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语篇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走入教材,揣摩编者意图,也才能让学生沿着“会说词——会说句——会说段”的模式,一步步提高自己 “说英语”的层次,真正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又如张鑫城老师这样写:好的课堂教学根植于生活。在本次活动中,三位送教老师都将课堂情境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中。如姚惠芳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胡柳蔚老师将日常生活的饰品水晶成功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而葛钟元老师更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把科学知识和对生命的关爱紧紧联系起来。这些都使得课堂探究的问题更具实际意义,也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更真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反观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有些“探究”就显得虚假,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完成一堂形式上“完整”的课,是为“探究”而探究的形式。

再如汪捷老师这样写:通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活动,我收获颇多。首先,我们不仅被杭州文澜中学胡柳蔚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所吸引,更被胡老师的敬业精神和钻研态度所折服。为了这堂课胡老师准备了两个多月,收集了各类岩石标本,拜访了多名地质学家,阅读了有关岩石的知识的书籍,才为我们呈现了这么精彩的一堂课,胡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一桶水”这句话。

本次研训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充实,既有专家们的示范教学、理论指引,又有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实践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实在而又迫切地解决了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困惑。本次活动真正使参与培训的教师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智慧,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并将有效地引领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感谢省师训中心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我们期待这样的送教活动再次走进南浔!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 章九英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