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 苦练内功——嵊州市职高新教师课堂打磨活动纪实

作者:sx_szsjsjxxx 时间:2013-12-05 点击数:

“让名师引领新教师成长,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来提升我市职校教学整体质量,这是我们开展本次职校教学公开周的终极目的”,嵊州市教体局职成教科兼市职高教研员的袁赛军老师如是说,11月25日—12月4日的职校教学公开周暨新教师课堂打磨活动在市职技校和职教中心举行。

本次规模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打磨是9月份两所职校的部分名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活动的一部分,推门听课,跨学科听课,追随听课等开放式教学让新教师们如鱼得水、欣喜不已。16位今年新入职的职高教师迎来了走上教育岗位后最充分的一次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机会,缺乏课堂教学技巧、策略、经验是很多年轻教师的通病,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成为影响他们个人专业成长的瓶颈。

师引徒“领”。市职技校名师袁敏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上台当教师、教师以助教和学生身份参与的妙想和践行,给了在场新教师及同行很多启发和感悟。袁敏老师在指导结对的吕柳清、陈科两位徒弟时就“好课堂”的标准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好的课堂应该是一场发现之旅,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碰撞智慧,享受学习的快乐之旅,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追求课堂上适当的安静,给学生思考、沉淀的时间。”两位徒弟在学习、领会师傅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同时,对师傅高超、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能力赞叹不已。

徒磨师“点”。市职教中心名师王潇良老师把对结对的史彬斌、高凌霄、支路广三位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当作是学校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能力的肯定,开学以来就已数次指导过他们的课,这次教学开放周活动当然又抓住机会不放,再次约同机械专业的几位资深教师一起帮新教师磨课。从课前的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法怎样围绕学法设计等等,反复探讨,一一指点。对新教师的课后反思绝不轻易放过,要求上课新教师务必说出课后得失,帮助其找到改进办法,以免在以后教学中少走弯路。王老师多次告诫徒弟:不要只将视线落在课堂的表现形式上,反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课堂要充分体现以“学”为中心,教要为学服务,不能本末倒置。

师徒共“进”。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并具有反作用力的过程。名师打造的高效课堂对新教师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借鉴缩短了自己的成长周期,使自己尽早走入成熟期。反之,对名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完善自我、寻找差距的过程。

示范课展示者孙宓军老师对本次活动感触颇深:“通过这样的互动、碰撞,让我对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同行们的批评、指正更是令我受益匪浅。与其说我是在展示一堂课,不如说是将这堂课当作一只麻雀来解剖,让现场的专家、教师共同来诊断,最终受益的是大家。”

由名师资源来带动新教师的培养,通过新教师的成长反哺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服务学生。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