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尝试“引擎”式培训模式,为教师培训注入全新“活力”
作者:fyjsjxxx 时间:2014-12-09 点击数:
一提到培训,人们通常会想到的形容词就是“严谨”或者“枯燥”。近年来,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一场“引擎”式的教师培训模式却打破了人们的常规印象。
何谓“引擎”式培训模式?
所谓“引擎”,即动力之源来自于内部,而非外力。“引擎”式培训模式的基本表现形式为:所有参训者“环形”而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桌签,其中一位专家作为主持人和引领者。其基本功能是变传统培训模式的灌输式为内省式,学员在参与发问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逼迫自己积极思考,自觉参与到培训活动中,进而提升相应能力。
培训活动的开展主要分五步来完成:第一步,引子——由当事人用“故事”形式陈述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及困惑;第二步,问明——其他学员按顺序依次向当事人提出一个问题,不可重复,如还有问题需下一轮回才能提出,当事人可以回答问题也可以不回答,直到问清为止;第三步,移情——除当事人外,其他学员以“如果我是案例中的老师,我会……”的形式向大家发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四步,自“燃”——当事人根据所有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自我反思;第五步,升华——专家对事件本身、参与者状态、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进行总结。
据该课程的一位负责老师介绍,近一年来,富阳市进修学校已多次邀请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富阳市班主任带头人——实验小学朱湘妹老师作为引领者将“引擎”式培训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小学新教师培训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等多个培训活动中去。并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每个培训班中所采用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班中,设置了教育事件的分析、教学案例的分析及课堂教学的分析;在新教师培训班主要交流了班级管理疑惑事件的分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要是现场课堂教学后的分析。
对于参训者而言,“引擎”式培训最大的不同就是摒弃了“专家一言堂”的模式。用“人人是培训者主体”参与活动来代替以往参加最多的“听课、评课、讲座”的形式,增加了培训者的参与度,每位参训的老师在第二、三两步中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在活动所形成的氛围中,学员会自然进入“循环运作”的状态,学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培训效率。在活动中,头脑风暴的方式,全员参与发言讨论,形式自由、有针对性、有探讨性,提出涉及案例的隐性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位参加了“引擎”式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感悟中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的活动,通过活动主持人的讲解,我知道了这种讨论会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它是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