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且学且实践——嵊州市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语文90学时第五期集中培训小记

作者:sx_szsjsjxxx 时间:2014-12-23 点击数:

嵊州市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语文90学时第五期集中培训,近日,在市教师进修学校阶梯教室拉开序幕,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特级教师莫国夫所作的《学为基点的阅读教学改进》的开讲,赢得了参训教师满堂喝彩;在剡山小学报告厅,随着甘霖镇东湖小学赵楠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下课铃声而落下帷幕。回顾这期培训,可圈可点的亮点不少,且学且思的心得也不少,命笔小言,记言记行。

一、专家引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艺术力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以来,教学便成了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特有的理论体系,需要通过显性的语言文字加以表,又有通过实践才能领悟、体会的默会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在“学习、实践、反思、提升”这8个字中不断前行。这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中,我们还是安排了“专家引领”这个环节,但在聘请专家上,我们力求“高远”和“贴近”,即既要有理论的引领,又要不失实践的点化。

在专家理论引领上,我们邀请了特级教师、绍兴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莫国夫讲座了《学为基点的阅读教学改进》;特级教师茹茉莉、城南小学校长茹茉莉讲座了《做自己的主角》;特级教师、绍兴秋瑾小学副校长季科平讲座了《童真语文:让儿童做最好的自己》;浙师大美院硕士生导师张志攀教授讲座了《兰亭序与兰亭案及其启示》等12位省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引领教师前瞻教育教学独好风景。

参训教师们聆听了专家的理论指导,可谓收获多多。用参训教师钱章江的话说:“听了十几位专家的讲座,我明白了一点:一个人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其逻辑起点应当是他/她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行为。知道了二要:教育教学要‘贴在地面步行,而不是在云端跳舞’;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爱的外国语学校的吕群芳老师深情地说:“城南小学校长茹茉莉今年评上了特级教师,她在这次培训中让我们分享了她成功的喜悦与艰辛。她的讲座让我感慨不已,但也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成功的教师必然是反思性的教师,成功的教学必然是反思性的教学。反思性的教师是成功教师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教学实践的必由之路。”还有的老师普遍认为“语文首先市语文,但不仅仅是语文。张志攀教授《兰亭序与兰亭案及其启示》的讲座也不仅仅是书法,还让我们学到语文,我们很是意外,但很是喜欢”。

总之,专家的引领,犹如一顿顿凝聚智慧的盛宴。他们把自己的丰厚积淀、宝贵经验、创新理念和独特见解浓缩在一个个精辟而精彩的讲座里,让每个学员耳目一新、深有感触,实实在在地为每个学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实践淬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执行力

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说:“一流的想法,三流的执行力;三流的想法,一流的执行力。我宁愿选择后者而不是前者。”其实,做教师也一样,有梦想、有创意,关键要植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并使其生根花开结果。这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中,我们没有陶醉在理论的美好中,而也重视教育教学的观课、诊课、辩课和上课中。由于这次报名的人数有106人,为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项目负责人把我们分成10个实践小组,用导师带组的形式进行了实践环节的培训。这样的安排,既有导师的示范又有学员的展示,既有人际互动又有组际的交流,受到了参训教师的一致欢迎。

棠头溪小学的周鸽榄老师在听了白沙小学的张雄鹰老师的课后,在评课环节上像专家一样,说得头头是道:“今天上午听了张老师执教的课文《刨豆》,很有感触。张老师将这篇课文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重点突出,过程清晰有条理。她的课程思路明晰,绝无拖泥带水之感。如开始部分的字词教学简洁明快,省时高效。文本解读非常到位,有画龙点睛之感。第二,使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例如句式“剥豆时我——是因为——”让学生把对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句式。这一环节,既巧妙地转变了学习方式,照顾到全体学生,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简化内容的理解。既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又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第三,读的训练非常成功。有自由度、素读、品读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特别是对于母亲有关的四个句子,张老师的引导朗读非常成功。以读感悟,做得非常有效。同时在句子中又有重点,如第三句“见他如此投入,我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赛前和赛后,也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这样精彩的观课后感,在我们这次实践培训的诊课、辩课和评课中时常出现。许多参训教师认为:同伴上课是零距离,我们觉得亲切,也敢于诊课、辩课,甚至评课。城南小学的马炜燕老师在其“听课后感”中这样写到:“今天我听了贵门乡校的马素琼老师执教的《给予树》,很受启发,觉得这堂阅读教学课上得十分精彩。马老师跳出平日一板一眼的阅读教学,将生字教学与新词理解词意识及课文初读融合在一起,过渡街接自然流畅,在教学设计上很巧妙,先由重点生字的理解,通过对‘什么都没有’‘沉默不语’等重点词句的讲解令学生更容易体会,感悟金吉娅的内心想法,以及她的爱心。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她用自己优美的、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及环环相扣的精妙设计,让学生入情入景,情景交融。不但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且学生深入领悟,师生互动精彩感人。”

我们都知道,《论语》首章就说“学而时习之”,第一个字就提到“学”。我国第一部教学论,不以“教记”为题,而称《学记》,而《中庸•第二十章》则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体现出以学为主的取向。在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谁,无论你头脑多聪明,一旦停止学习,就一定要落后。人们常说新经济是“知识经济”,其实再往下走,应该叫“学习经济”。回眸我们这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也彰显了教师学习的必须,专家引领,且学且实践,参训教师在聆听专家的前卫理念中提升着,在领略了导师的课堂智慧中收获着,在欣赏了团队的教学艺术中幸福着……这些美好瞬间似乎还在每个人的眼前。但毕竟这样的培训我们还是第五期,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徐凌云报道)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