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华山论剑——南浔区举行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第四阶段集中培训

作者:hz_nxyxzx 时间:2014-12-31 点击数:

2014年12月30日,南浔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第四阶段集中培训在湖师院南浔附小顺利举行。本次培训45位学员作了精心准备,根据前阶段学习、考察、实践,结合本校实际,围绕“依托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培育校园特色,建设品牌学校”,“立足内涵发展,优化学校管理”三大主题,撰写了观点报告。培训分两部分,一是主题论坛,二是案例诊断。活动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朱永新教授、游小培教授作专家点评。区教育局副局长沈中心、区研训中心主任褚水林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

建设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

上午,在湖州市名校长张云源校长的主持下,六位中小学校长围绕“依托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小学组:湖师院南浔附小的钱琴校长交流的《诗意童年,惬意成长》,开创了诗意的课程。重兆小学沈国强校长的《建发展课程,育阳关少年》,定位非常正确,课程建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菱湖实验小学沈晔校长的《建多元体系,办多彩教育》,紧扣一个中心词“多元”,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他们的“七子育人”,更是课程建设中的一朵特别的花。

中学组:三长学校徐玉民校长的《创新从电脑绘画开始》,通过电脑创意绘画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定位很好,表述清晰,语言平实。花林中学的朱国新校长的《小班化之小班文化》的论坛,感觉就是诚恳的发言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花中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孩子的亮丽人生营造小班文化。莫蓉中学沈元忠校长的《农村初中微课程开发与使用的思考》,抓住了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尝试、探索,并且小有成就,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值得我们学习。

游教授和胡教授的专家诊断,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引起了更多的思考。诗意课程与语文课程的区别在哪里,怎样衔接、融合及渗透?学校课程对国家课程有了哪些补充,哪些纠正,哪些本土化?学校课程不能一味求多,要想想核心在哪,怎样整合?学校建设中,你究竟倡导怎样的文化?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怎样,农村的问题凸显了吗?专家的点评一语中的。笔者认为:我们要立足校本建课程。学校课程要突出地方化、个性化。可以从内容上去拓展,例如诗意课程、电脑绘画、七子育人等;可以从形式上去丰富,如微课、小班化……学校的一切事情,凡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都可以是课程,因此我们应积极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依托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培育学校特色 创建学校品牌

下午在湖州市名校长丁品林校长主持下,围绕“培育校园特色,建设品牌学校”这一中心议题,论坛继续有序进行。

小学组:千金小学沈国良校长的《剪纸艺术校园特色文化创建规划》,用一把小剪刀的神奇魔力,创建了自己的特色。镇西小学的宣淦平校长的《上善若水文化无痕——国球文化建设》,用一个小球串起了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浔溪小学叶荣伟校长的《培育古镇阳光小新居民》,“阳光”这个词特别好、特别温暖。让人感觉到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文关怀,“同在蓝天下,共同沐浴阳光,共同快乐成长”。

中学组:锦绣学校陆国强的《沉淀文化内涵,强化品牌建设》,为我们介绍了锦绣近十年来对“美的教育”的追求,特色鲜明,家长向往,社会认可。旧馆中学郑建明校长的《点燃读书激情,打造书香校园》,被专家戏称为“土豪金”。他道出品牌建设的困惑,特别好,这种大实话特珍贵。不管校长的设想如何唯美,措施如何具体,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认同,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就是不合时宜的,就要另辟蹊径。洪塘中学张建宇校长《学校特色培育与品牌建设》,对边远的农村中学的内涵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专家的诊断,字字珠玑,风趣幽默。会场上不时响起阵阵会心的笑声,点评点到了校长的心坎里。剪纸文化能不能抽象一些,更有内涵可解读?“小球文化”能不能上升成“体育文化”?“真、善、美” ,真也是美,善亦是美,能不能集中到“美”这一点上?文章大忌双主体,“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很难具体化,除非能够整合在一起。笔者体会:我们要寻找特色创品牌。品牌是公认的好的东西,特色就是品牌中的与众不同的花。品牌需要特色来支撑,特色也离不开品牌创设的平台。所有的学校特色,最终都必须课程化。要让学校的品牌、特色形成课程,惠及更多的孩子,促进学生的发展。

校长论坛≠华山论剑,它比华山论剑更有意义。华山论剑是淘汰赛,只能产生一个英雄,而校长论坛,是激励赛,能产生一批英雄。台上交流的校长是幸运的,能够得到教授专家发自内心的真挚的诊断,这样的机会金钱难买,难能可贵!上台交流的校长们收获是很大,台下聆听的校长们收获也不小。因为同行的案例能引领他们前进,专家的诊断更能让他们少走弯路。

(湖州市南浔区研训中心 倪潮红)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