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试点工作,2015年4月15日-17日,由“提升工程”实施指导办公室承办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区县骨干培训者培训班在浙江师范大学顺利开班。玉环县教育局组织部分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提升工程”试点区县骨干培训
来自金华婺城区、绍兴越城区、台州玉环县三个试点区县的70余名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班。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主要围绕“提升工程政策解读与职责分工”、“培训模式解读”、“课程开发指南及示例课程简介”、“校本研修规划与管理技巧”、“测评方案解读”、“质量监控思路”、“分组讨论及总结”等七个专题开展学习。
省教育厅师范处牟凌刚副处长主讲“提升工程政策解读与职责分工”模块。他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现状、“提升工程”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主要任务以及“提升工程”与以往的信息技术培训的不同之处和各个部分的职责分工等方面对“提升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工作部署。
“提升工程”实施指导办公室副主任、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教授主讲“培训模式解读”模块。他分析了网络培训与混合式培训、国家“提升工程”的培训模式和我省“提升工程”培训模式,重点介绍了我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网络服务为支撑”培训模式的创新和特色。
在“培训课程总体规划”模块,“提升工程”实施指导办公室、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阮高峰博士从《指南》研制思路、课程内容体系规划和课程体系与主题简介三个方面对培训课程的总体规划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校本研修规划与管理技巧”模块,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革建教授通过上机实践操作方式,从培训课程概览、校本研修过程概览和研修管理平台试用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并分别说明了三个方面中骨干教师的职责。通过上机操作让骨干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校本研修的规划和研修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
在“测评方案解读”模块,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夏洪文教授从测评设计背景、测评研制过程及测评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各试点区县骨干培训者对“提升工程”的诊断性测评、过程性测评和发展性测评有了清晰的认识。
在“质量监控思路”模块,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办公室徐建华主任对为何监控及如何监控做了详细的说明,加强各参训骨干培训者对监控的意识。
在“分组讨论及总结”中,在小组召集人的组织下,各小组就“提升工程”规划与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涉及到对工程的理解、校本研修的实施与管理、项目的融合、教师应用的推动等等。通过研讨后,各区县分别派代表反馈了各组的讨论成果。
最后,省教育技术中心科研培训部郑少艾主任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的意义与目标,鼓励各试点区县积极推进“提升工程”各项试点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我县参训骨干培训者了解了“提升工程”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提高了对工程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并理顺了“提升工程”的实施思路,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为我县“提升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