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需要情怀的,而我相信必定有一种情怀跟音乐有关,一种用心灵深处的情感律动去陪伴学生成长的情怀。很庆幸,在乐清的教育界,有这么一批人,来自各个学科的老师跟我有同样的共鸣,于是,10月17日开始至10月下旬,一段丹桂飘香,适宜遐想的日子,我们集中在静谧美丽的实验小学老校区,开始在六弦琴上直抒胸臆。
本次培训的主题乐器是吉它。作为通俗音乐中最常见的伴奏乐器,吉它俗称乐器王国的皇子,它介于小提琴与钢琴之间的音色非常适合人们以自弹自唱的形式表达情感。考虑到技能学习需要练习消化才能后续跟进课程,所以培训分成二个周末的时段。
在报到的37位学员中,80%来自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师,音乐相关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为此安排了一天的乐理、视唱、五线谱等课程来强化训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块的知识铺垫是关键,同时还给学员们传授了吉他的调音技巧,并且预先校对好六根弦的音准,为第二天的课程节约了不少时间。
第二天的实战课程开始时,授课者杨才裕老师的一段短短的示范演奏已经彻底打动学员的心弦,跃跃欲试,以至于杨老师再三提醒学员注意听讲,注意授课老师的技能技法演示。一天时间练下来,最显而易见的收获时从琴弦上飘出来的声音越来越好听,当然还有学员手指上越缠越多的白胶布,也印证了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琴的人有句话:一天不练,自知,两天不练,邻知,三天不练,大家知。从24日第二次集训的作业汇报显示,学员们的课后练习做得扎实。接下去的自弹自唱训练环节,杨才裕老师删繁就简,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讲解让音乐基础薄弱的学员轻松明白什么是和弦、和声织体、伴奏音型,怎样界定歌曲的音乐风格等等。老师教得认真,学员练得起劲,《牧羊姑娘》《天路》等优美动听的自弹自唱音乐来自一批原先没有音乐基础老师的演绎,让授课老师感动不已。
培训结束时,授课老师建议:学习结束了,但每日的练琴要继续……。当我问及学员,为什么选择来学习音乐,一个学员的回答很有代表性:“作为班主任,当我与学生交流,如果我会一样乐器,将会迅速融入学生的情感中,更加理解学生;假如我通晓音乐,内心将变得更加丰富,我的教育也可以以音乐为辅助手段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生活如此,教育亦如此。我相信,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如果他懂得音乐,他的教育将因音乐艺术的浸润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乐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郑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