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我们为何而来? 为了这一份份西子湖畔的最美遇见;为了这一场场文化校园的饕餮盛宴;更为了用明天的思维来做今天的事。让我们一直处于行走的状态,一直怀着恒常之心,用智慧点亮职业生命,让成长变得无限美丽!
四月的杭城,春风拂面,春暖花开,到处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4月11-15日,南浔区“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在浙大紫金顺利举行。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是各中小学分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育局部分科室领导,共计75人。浙江大学紫金教育研究院郑培明副院长、南浔区教育局陆国强副局长,区教育局教育科邱建凤、邹武兵副科长、区研训中心倪潮红老师出席了结业典礼。
随着前几天大批量的学校参访活动,大量信息聚集脑海,迫切需要梳理,此刻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陈锋教授为大家作的《文化管理: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题讲座无疑就是一场及时雨。徐教授首先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谈起,然后结合社会新闻案例及视频《变》启示大家,读懂社会和教师是校长们永恒的话题。最后分享了他在《基于教育生态学校三维成功管理的探索》中大量成功案例。跟随徐教授的“构建生态型学生文化、构建生态型教师文化、构建生态型校园文化”三大探索之旅,校长们深深感受到:学校文化是传承学校精神的DNA,优质的学校文化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每一个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人都带着这所学校所赋予的气质。在文化管理中校长一定是思想者和引领者。
我们为何而来?浙江大学紫金人文教育研究院郑培明副院长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本次研修历程。听着抒情的音乐,望着屏幕上一张张记录着学员整整五天研修历程的照片,大家陷入深思:5天.96小时,5640分钟,338400秒;九所学校,七场报告;一本本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一篇篇制作得美轮美奂的微信美篇,一则则撰写得有声有色的活动报道;近五百份独到深刻的学思单……浙江紫金虽近在咫尺,却未能走进其间去细细领略它的风采;西子湖畔虽春色宜人,每次只能匆匆路过却无法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商场大厦虽狂热折扣,爱美的女学员们最终为保持旺盛学习精力而拒绝诱惑……四月,我们为何而来? 为了这一份份杭城校园中的最美遇见;为了这一场场文化校园中的饕餮盛宴;更为了用明天的思维来做今天的事,让自己一直处于行走的状态,一直怀着恒常之心,用智慧点亮职业生命,让我们的成长变得无限美丽!
最高潮的环节来到了——《感言300秒》。浔溪中学沈国荣书记带头发言,他与大家一起回忆了浔溪中学在区教育局推行校园文化建设浪潮中,如何立足南浔特色,多元呈现校园文化,打造特色一校一品,并提出了下阶段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与措施。双利庆同小学的沈敏敏校长谈了在本次研修活动中的收获和启发,她认为学校文化首先呈现的是空间的设计。石淙中学的徐全新校长谈古论今,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在培养学生吗?我们在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学生?另外,香墅湾幼儿园、重兆幼儿园、善琏中学校长也纷纷发言,表示今后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投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一个有文化的管理者……
南浔区教育局陆国强副局长在结业典礼上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本次培训的组织安排以及学员们培训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精炼;师资水平高,培训要求严;学习风气浓,互动氛围好,并祝贺本次研修活动的圆满完成。接着他对整个南浔区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作了分析,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校要加大力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校一品工程。最后陆局对全体学员提出了两点建议:1.学习与反思相结合;2.规划与实施相结合。力争做到校园文化建设与项目相结合,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
五天,短暂的相聚,最美的遇见,学员带着问题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杭城校园中“会说话”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一廊一桥等将永远定格在学员的心中。杭城专家们的教育思想将引领着学员们更好地去思考、去规划、去实践。南浔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必将使整个南浔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如诗所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校园文化建设之路路漫漫,我们且歌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