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好《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引领广大教师具有先进的课程理念,开发并实施“以生为本”、“因校制宜”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拓展性课程。瑞安市发展中心近日组织开展了初中社会拓展性课程资源采集应用40学时研修项目。
5月12日,在瑞安飞云中学举行了市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夏陈伟老师,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员胡学森老师,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40学时研修项目的全体参训学员和市“十三五”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部分指导师参加了这次学习研讨活动。
飞云中学金洁老师展现了拓展课《走向海洋》。公开课以“海殇则国衰,海兴则国强”为主线,第一模块探究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及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此举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勇于探索海洋、经略海洋的生动写照。第二模块以近代甲午战争为要点,探讨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以及影响,让学生走进这场有切肤之痛的海战,体会海殇则国衰。第三模块以中国首艘航母成功下水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过程充分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扎实有效。
曹村中学施德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曹村灯会的那些事儿》的课例介绍,分别就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作详尽说明,设计了三课时:灯景、灯事——灯人——灯思。东新学校邵万君老师呈现了《寻味中国》课例,着重介绍了课程开发的原因和课程开发的内容。以中国著名八大菜系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先由教师介绍两大菜系,再由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课件交流展示。北外瑞安附属学校戴雅彬老师就开发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拓展性课程与大家分享,阐述了设计动因、课程目标和活动主题安排等,并以杭州为例如何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学习进行现场演示。飞云中学教导主任董明辽老师就《飞云中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作专题汇报:认为领导重视,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是开展拓展性课程的前提条件;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促进拓展性课程有效进行的保证。飞云中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丰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如获得瑞安市艺术节比赛群舞一等奖等体艺特长类、实践活动类、知识拓展类课程开发所取得成效。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夏陈伟充分肯定了金洁老师在课堂中展现了学习方法多样性,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情感染人,用热情带动学生;过渡语很精彩,衔接到位自然。同时,特别强调如何上好拓展课提出了两大问题供大家反思研讨:拓展课,究竟要拓展什么东西,一是在内容上拓展什么,有没有展现了新内容;二是在能力上拓展了什么,有没有提升了能力。之后,夏老师结合各个课例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整合与拓展》。重点阐述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整合、课程拓展。分析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分别从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作详细生动剖析,让在座的教师更深刻理解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如何“落地生根”,为今后的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胡学森老师就拓展类课程纲要编写要点作了进一步强调,并指出面对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个“新事物”,质疑总是相对容易的,批评也是比较轻松的,最需要的是迎难而上的行动与勇气,鼓励大家要“动”起来,结合“教师的特长、学科的特点、学校的特色”,按照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脚踏实地地“做起来”,在行动学习中逐步完善,精益求精。
据悉,瑞安市初中社会拓展性课程资源采集应用研修项目,之前邀请了温州教师教育院研训员、温州市名师徐乃赛老师就拓展型课程的设计、类型与开发策略作专题讲座,瑞安摄协副会长、中国青少年摄影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刘峰老师就影像课程资源的采集与处理作专题指导,并组织参训教师赴瑞安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处实地考察研讨乡土资源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