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发展,课堂展示显实效——记浦江县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习作教学培训
作者:pjxjspxzx 时间:2018-03-28 点击数:
2018年浦江县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48学时培训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习作教学培训”在龙峰国际学校合班教室举行。本次培训除小学语文中级班学员外,吸引了县语文核心教研组成员前来参加培训。
3月26日,本次培训特邀请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上午,吴教授围绕《国际视野下的习作课程改革》为大家做引领,他从2009年自己所著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谈起,鼓励老师们了解外国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国内外语文课程形态比较,形成更为科学的语文教育观。吴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讲述:一、丰富学生语汇,做好语言准备。吴教授特别强调:丰富语言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模仿是儿童言语学习主要方式,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经验,学会遣词造句的策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二、沟通读写联系,重视方法研究。形成有序的写作方法知识体系;写作方法指导与习作要求同步;方法指导以“学会”为教学目标。三、 改革习作问题,降低内容难度。吴教授通过各国习作类型的比较,寻求到解决学生习作内容困难的方法:改变习作的文体;事先做好材料准备;允许学生适当虚构。四、 调整课程结构,均衡读写训练。语文课程要增加学生表达练习的实践机会,压缩阅读教学的时间,增加学生书面表达实践的频率,保证每篇课文教学都有写作练习的机会。
下午,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潘朝阳老师和湖州市长兴实验小学王柳红老师带着龙峰国际学校二年级的孩子,呈现了两堂习作指导课。潘朝阳老师执教的《图书借阅公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原先的口语交际转化为习作教学,侧重书面表达练习,非常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潘老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智慧的碰撞,形成有价值的金点子。在学生写出金点子之后,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增强学生写话的基本功,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王柳红老师引导的《我的好朋友》,通过文字描述猜熟悉的动画人物激发孩子兴趣,进而引发孩子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指导修改后,加深难度,写出与好朋友的活动,亮出好朋友的大名。一堂课就这样猜着猜着,说着说着,改着改着,好朋友便跃然纸上。
课后,浙派名师,湖州市长兴实验小学黄玉平书记围绕部编本教材进行了习作解读: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写话练习次数;十分注重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在安排上,随机出现,无痕穿插,保护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在习作指导上,教师要注意营造氛围,教给方法,注重整合。
3月27日,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另一番热闹景象,一群热爱着习作教学的语文人齐聚一堂,享受一场习作学会带来的教学盛宴。
上午,首先进行习作指导课的是台州市路桥小学,浙江省名师,省一等奖优质课获得者杨桂敏老师,她带来的是《让生活更美好》。杨老师通过范文引领,先写后改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敞开感官,融入感受”的方法之妙,充分感受生活之美好。课堂中孩子们敞开全身的感官,细化美好的感觉,把文章改了又改,使文章层层递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获得了美的感悟,并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美的感受。第二节课是由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骨干教师陈佳丽老师带来的《我为动画配解说》,本节课陈老师从动画入手,再配合连动、联想的技巧指导学生,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通过学习,孩子们将短短的几十秒动画,用长长的文字表达出来。可爱的茧,这一动画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课后,汪潮教授和听课老师们一起探讨了这两节课,指出这两节课让大家领略了习作的奥妙,十分受用。要突破写作的难点,应该回到写作的本身,人的本身。习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作文是可以学会的,可以在阅读中学习习作,可以在观察中学习习作。
下午的讲座有幸邀请到了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聆听了《习作的学理分析》的精神盛宴。汪教授用浅显幽默的语言方式,传授习作的经验。同时汪教授说,习作的本位是听说读写都需要,读写更必要,写最重要。让人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在汪教授的习作讲座中,他还指出习作教学的原点是作文是儿童的;作文是为儿童的;作文是从儿童出发的。整个讲座历时三个小时,这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活动让在座的老师如淋甘霖、茅塞顿开。
本次习作教学培训,为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时为语文教学中难点——习作教学点起了明灯,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