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记温岭市小学体育教师90学分集中培训
作者:wljsjxxx 时间:2018-05-25 点击数:

4月18日至5月18日,历时一个月,为期两周的温岭市小学体育教师90学分培训圆满结束了。本次培训以专家引领、示范教学、模拟上课、学员实践等形式,将小学体育前沿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向来自一线的六十位参训教师展示了一场关于教学科研的思想盛宴,让全体参训教师品尝到了一顿饕餮大餐。整个培训给参训教师的感觉就是——实效、实用、实在。
一、学员走入杭城,拜师学艺
以前的90学分培训,一直停留在温岭。此次培训的最大亮点,走出温岭小县城,走向杭州大省会,聆听大城市的最新体育动态,教学咨询,感受杭州体育教师的上课风采。5.14-15,我们在杭州胜利实验学校聆听了浙江省小学体育教研员余立峰特级教师《基于方法是教学内容的教学改进行动》和前省教研员董玉泉的《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体育老师》两场专题讲座。余老师提出方法是教学内容这一主张,让我们不要局限于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某个知识点、某个技能,更要教学会他们学会这个知识的方法。余老师还给出了课堂组织保障建议,非常实用。而董老师则在讲座中提出,我们要心中有纲、心中有爱、手中有法,让与会老师深思:我们工作时的满腔热情是否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所减淡?只有心中装着学生,你才处处用心,设计学生喜欢的课,认真当成事业爱好一样去努力经营。
5月15-16日,我们一行60人在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观摩俞富根工作室老师课堂展示及杭州市体育小班化教学比赛。与会教师深刻感受到杭州的学生积极主动,素质高,能力强,杭州的体育教师敢于大胆放权,让学生大胆思索尝试,让学生共同探讨练习。
二、同仁携手共进,取长补短
(一)置换课堂,翻转体育教学
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育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在对比教学中成长。此次培训安排了4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置换课堂教学。长屿小学陈华平、潘郎小学江云超分别对水平二《多种形式的连续跳跃的动作方法》先上课,太平小学刘斌连、石塘小学周冬冬在上午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调整,经小组的集体备课,下午马上进行实时上课。这种极其考验上课老师和小组成员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让听课老师也在教学中反思学习。在短暂的“短兵相接”中,我们能够及时地对几堂课进行比较,发现优势,找出不足,从而合理地对比自己,清楚地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者直接从同伴那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学员成果展示,“短兵相接”
通过主动报名的形式,在参加90学分的参训教师中选出四位教师进行学员展示汇报。上课老师借助经过小组的集体备课、磨课,在温岭市潘郎小学进行展示。在这里,大家比拼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素质,专业能力,更是比拼“智囊团”智慧的结晶。经过前期这么多的准备和磨练,学员需要向大家展示自己优秀学习培训成果。但同时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机会来汲取其他组的“养分”,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提升。前期的准备包括上课,磨课和评课,评课过程中参训学员们会向上课教师提出包罗万象的问题,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器材安排、安全问题等分工明确,每个人盯住一个方面,每个环节用多长时间,语言讲解等都一一把关。在展示过程中参训教师的心随着每一堂课的进程起伏,在自觉不自觉中,他们欣赏着、品味着、吸收着;在揣摩和反思中,他们也在模仿、内化和产出……在课后点评环节,上课老师先阐述上课设计意图,每个小组派一名成员上来对课进行评价。大家都不遗余力,给上课教师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三、成果转化运用,“量身定制”
培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教师学会反思。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推动学员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培训的效果,在开班时负责教师就把作业要求下达给每位参训学员,要求学员按要求完成培训作业,并根据培训内容将作业分解到培训的过程中。通过作业的方式来督促、引导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梳理。在这 “反思式”的作业制度中,有书面,有实践,在培训中,每位老师都撰写了反思性文章。将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将培训的后续成果进行了有效转化。
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