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水长天风物改,客约武川话新编——记2020年武义县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培训
作者:武义县继续教育中心 时间:2020-11-16 点击数:
秋水长天,时已深秋,风物易改,教材新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跟上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改的步伐,加快学科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1月12日至13日,由武义县继续教育中心和教育局教研室联合组织的县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新教材培训活动在武川小学如期举行,全县58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12日上午,由宋莉老师执教的五上《用图表呈现数据》拉开了培训的帷幕。宋老师从学生日常情境入手,以介绍图表类型、制作图表、选择图表、修改图表展开,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宋老师注重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技能培养。在excel中如何让数据呈现更加直观化,了解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即是本节课的着眼点之一。实验小学袁兆名老师带来了五年级的《初识scratch》教学。对于编程你的理解是怎样的,袁老师在课前与学生积极交流,在课堂中利用自制课例对于图形编程scratch界面,以及角色位置坐标的释疑形象直观,易于接受,袁老师风趣幽默,节奏掌控游刃有余,整节课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结束,让人意犹未尽。第三节由浦江实验小学郑钢峰老师指教五年级的《数据的计算》。郑老师作为市教坛新秀,功底深厚,风格独到,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结构教法不同的课,充分给予学生尝试、纠错、互相学习的机会。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在恰当时机给予学生点拨,始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的理念,贯穿整个课堂。
下午浦江信息教研员何菲菲带来了《新教材盘课——“新学”与“心路”》专题讲座。基于教材的“新”,何老师从新理念,新模式,新内容,新评价入手,指出教材的更新体现出信息学科不再仅仅是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学习工具,而需要更加注重他们计算思维的渗透和信息素养的培养,针对学科核心素养和把握项目学习本质展开论述。提出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要体现生活意识,并分享了知识落实、现实问题解决、体验学习、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新路径。并与参与的老师展开交流互动,为大家答疑解惑。
13日,参与公开课展示的老师同样表现不俗。“你发现这两份数据表有什么不同?”在与学生的分析探讨中,三角店小学汤敬如老师执教的《数据表的美化》课堂展示开始了。汤老师从班级课程表的展示为切入点,引出数据的美化,耐心细致地带领学生领略了数据美化的魅力,指导了数据表美化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其精心制作的美化表格四部曲、13个excel小技巧等自学素材,让学生在任务过程中获得了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茭道小学傅巧巧老师带来的六上《自然语言处理》则是带着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天猫精灵,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在人与机器的对话互动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你想拥有说200种语言的能力么,你知道如何使用电脑进行情感分析么?”傅老师的课堂让大家大开眼界,感受到了AI人工智能发展的日新月异。邵宅小学汤陈骏老师执教的《文字识别》,导入由学生识字情境入手,引出文字识别这项技术,问题创设贴近学生实际,并带领学生在百度AI和阿里云文字识别体验平台,体验了一把文字识别技术的便捷,让学生谈谈感受,提出对这项技术的看法。而后,由浅入深,探讨识别过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下午的《Python编程与开源硬件项目入门实操》讲座由兰溪三中的宋顺南老师亲授。从国家、高考等层面阐述Python语言的课程背景,让大家认识到Python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并无私分享自己制作的培训课程,带领大家学习python语言的环境搭建及安装,常用指令的操作。随后宋老师演示如何通过python与好好搭搭掌控板硬件实现打通,与大家一起学习案例、制作案例。
两天的培训,课后老师们坐在一起反思交流,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县信息教研员李文姜作了总体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学科老师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二是要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三是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转变观念,从三维目标转向四个维度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学科老师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深度学习。并要求学科教师不断学习、研究与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为落实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尽绵薄之力。


培训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日程的安排充实又有收获,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为今后新教材的教学、新理念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